一份份提案的落地,激发了陇西县政协委员的使命感,更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以前,我们靛坪村一方面因种的蔬菜好吃而出名;另一方面,交通不便、环境卫生脏乱差也‘出名’。这次回家,真的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常年外出务工的村民杨书成特别兴奋地说。
2021年,甘肃省陇西县政协委员陈耀华递交了一份《关于充分发挥巩昌镇靛坪村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提案》,这份提案凝聚了作为一名从靛坪村走出去的成功企业家对家乡振兴发展的思考结晶。
甘肃省陇西县政协组织委员深入黄芪标准化育苗基地调研建言 (陇西县政协供图)
多年前,陈耀华因工作关系去过很多地方,到过很多发展文旅产业的村子,当时的靛坪村存在产业发展定位不明晰、土地碎片化不成规模、村级环境脏乱差、治理能力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少等“疑难杂症”。所以陈耀华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有一个问题萦绕着他:“如果我们村也这样做会怎么样?”他想把这些村的先进理念和村级发展转型案例推广到靛坪村,他想探索靛坪村需要的产业发展模式,他还想在农文旅融合中挖掘靛坪特色……这些问题让陈耀华委员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坚信,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正好,县政协推行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巩昌镇党委把陈耀华“分配”到生他养他的靛坪村,给他深入一线提供了新的平台。为深入了解现实困境,快速摸清基本情况,陈耀华带着思考和问题走进了他从小长大的村子,主动与靛坪村“两委”和群众交流想法,乡亲们知道这个从村子里走出去的农家娃成了政协委员,并且要帮大家改变现状,满怀期待地加入了谈论的队伍当中。
通过两个多月的细致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后,陈耀华积极主动联系县政协,在十一届一次全会上提交了提案,主要内容为:靛坪村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建议将靛坪村纳入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范围,进一步加大对该村产业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力度,为全县渭河沿岸村镇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打造新的示范样板……
提案承办单位立即组建调研组,邀请政协委员一起前往靛坪村进行深入调研。三个月后,陈耀华收到了提案答复,乡村振兴部门逐一对提案中的意见建议进行回复,把靛坪村纳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试点。
那一刻的陈耀华非常激动,他没想到,一份提案能够引起政府如此重视!
乘着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东风,县政协积极协调巩昌镇邀请有专业特长的政协委员和智库成员建言献策,凭借靛坪村有山有水的资源优势和临河靠城的地理优势,力争把靛坪村打造成突出民俗、立足城郊、服务县城的服务型美丽乡村,和美乡村的梦想从此出发。
在县政协和巩昌镇委员工作站的协调指导下,更多的政协委员为靛坪农文旅共富发展建言献策,共商议事,提供了很多“金点子”。比如,建议结合产业特点融入民俗文化;举办农业文化节会,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延长产业链,催生农业新业态;对接专业设计公司,进行村庄规划和景观设计;延长公交车线路,给村子设置公交站点方便群众游客出行;等等。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靛坪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构建了以“一心两带三区多点”为核心的产业布局,聚焦蔬菜产业培育、生态农业体验和田园风光旅游项目,壮大“红绿白”三项支柱产业,积极打造安家山“红色教育+田园体验”乡村旅游品牌、渭河沿线“陇西菜篮子”富民品牌和“靛坪烧酒”非遗文化品牌,建成了“五坊九泉十三池”特色人文自然景观。先后成功举办“文明实践孝善日”活动、烧酒文化旅游节、“四季村晚”之“冬季村晚”活动、全县象棋比赛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通过进一步挖掘本村文化、自然和非遗资源,有力推进了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书写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相得益彰的靛坪故事。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发展,靛坪村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12月,成功跻身省级“和美乡村”行列,成为全县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群众旅游热门打卡地。同时,靛坪村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通了城区公交车旅游专线。融于九泉十三池间的五坊广场,满溢着一缕缕靛坪大曲的清香;坐落在安家山的红军长征遗物展馆,诉说着红四方面军过境陇西的感人故事;一排排硕果累累的蔬果采摘大棚里,前来采摘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如今的靛坪村,乡村游持续升温,全村40%的村民挣上了“文化钱”、吃上了“旅游饭”。今年上半年,全村乡村旅游吸引县城及周边游客5600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0万元。
一份份提案的落地,激发了陇西县政协委员的使命感,更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云田镇安家咀村协商在基层,持续壮大果蔬产业,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美丽乡风、美丽乡情“三美融合”,生产、生态、生活“三位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首阳镇梁家营村更好发挥政协委员职能,大力发展乡土特色林果业,致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文峰镇桦林村积极打造“协商有方、协商有为”品牌,青山绿水、亭台楼阁、碧道廊桥、流水人家,无处不显示着乡村振兴的灵动和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