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与探索

时事   2024-11-16 09:01   北京  

云南省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深入挖掘运用当地各族群众中那些合理、文明的生态理念,是增强生态保护自觉性、主动性,大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值得其他一些地区参考和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都指出,云南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云南作为多民族边疆省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智慧,孕育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生态系统。研究云南生态环境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互作关系,对云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日,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云南省政协组建联合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专家座谈等形式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调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依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优势,将传统民族生态智慧与现代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不断创新生物资源保护与永续利用的体制机制,稳步提升了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云南红河,被梯田包围的阿者科村。有上千年历史的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视觉中国/图)

一、云南主要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观及现实意义

云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其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的共生共荣、互相塑造,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上千年来,云南少数民族群众敬畏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利用自然又养护自然的生态智慧促使云南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并形成了以哈尼族梯田文化、傣族竜山文化、彝族神林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白族和藏族圣境文化等为代表的民族生态文化体系。这些朴素的生态观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一定的相融互通的地方,从而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理解认同和自觉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方面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传统生态智慧。云南作为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在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差异明显,但普遍都有着基于“万物有灵”而形成的对自然的崇拜。白、傣、彝等几乎所有的世居民族都有神山、神林、圣湖等信仰,认为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具有神性,不能被随意猎取和砍伐。在“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之一的高黎贡山,保护区内有当地独龙族、怒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神山,任何人不得入内打猎、采伐,使得高寒生态脆弱区得到了有效保护。在西双版纳,当地傣族居民很早就意识到自身和森林的密切关系,形成了“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生态认识。他们通过引进栽培速生植物“铁刀木”作为薪炭材,既保障生产生活需求,又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给予了严格的保护,使这些区域成为最早的“自然保护区”。此外,在没有农药和抗生素的年代,云南少数民族在实际稻作生产中,会定期与其他村寨居民交换种子,以获得自然杂交优势,并依靠作物的多样性来对抗病虫害的侵袭。

(二)取之有度和共享共管的自然资源利用理念。云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主导着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将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云南许多民族都会根据自然现象的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来制定一套自然历法来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如为了保护动物种群的可持续性,许多少数民族渔猎都有禁止在野生动物繁殖期捕猎或捕捞的村规民约。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云南各族人民长期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互惠互利的生态命运共同体。如世居于云南哀牢山区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海拔和气候的自然环境从事稻作生计,形成了非排他性的多民族资源共享共管机制,创造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农耕文化,实现了多民族的共生共存。如以“木刻分水”为代表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即按稻田数让水均衡合理地分流到田里;丽江大研古城居民对河水使用约定:早上取生活用水和洗菜,午后洗衣物,晚上才能洗污物及街道;在三眼井的使用上则约定一池饮用,二池洗菜,三池洗衣。这些习惯口耳相传保留至今。云南少数民族这些朴素的自然生态观,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了鲜活的云南案例。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与探索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制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2021—2025年)》《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24部,努力争当“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2014年率先开始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至今已有11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成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将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哀牢山纳入国家公园布局,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362处;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1283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113万亩;形成了由国控、省控及其他监测点位组成的云南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一是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理念扎根云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省上下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相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相继建成了一批民族生态文化景区。云南少数民族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认同,对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践行的自觉性日益增强。

二是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明显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突出。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已恢复到55.25%,位居全国第四。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整体改善,滇池甩掉劣Ⅴ类水体的帽子,洱海水质保持优良,九湖中劣Ⅴ类水体数量由2012年的4个减少至2个,泸沽湖被评为首批全国9个美丽河湖。建成全国唯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截至2022年底,云南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个百分点。 

三是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整治,人居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成效,得到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肯定。国家移交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88个,已整改完成75个,正按时序推进整改13个,整改完成率为85.23%。全省空气环境质量近年来持续保持领先,尤其是少数民族集聚的州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一直保持在98%以上。全省地表水监测国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持续上升、劣于Ⅴ类的比例明显下降,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稳定达标。截至2022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乡镇、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78%和60%。2023年云南生态环境满意度为94.05%,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高原特色产品赋能创收,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度挖掘,极大地推动了少数民族集聚地区文旅产业发展。仅以普洱市那柯里景区为例:当地居民由于大力发展生态文旅产业,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998元增长到如今的近3万元,增长了30倍。云南已成为众人向往的“美好健康生活目的地”。良好生态环境也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赋能,茶叶、鲜切花、水果、咖啡、核桃、中药材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随着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等12座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的全面投产,全省电力装机达1.2亿千瓦,其中水电占比近90%,绿色能源已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一)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与当地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融合。云南虽然是一个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省份,但其宜居的生态环境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由于与云南少数民族生态观高度契合,因而在云南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激发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内生动力,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和落实。云南的实践证明: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并主动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和践行中,会对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生物与文化多样性的高水平保护和合理化利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如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当地居民通过将生态(森林)、生产(茶林)、生活(村落)深度融合,在“牢记祖训古技,守护茶林本底”的同时,创新业态场景,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世代相传、永续利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因此全面统筹云南多样化的生态、文化资源,推动生态价值有序有效转化,是实现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对濒危和具有现实价值的物种开展活态化保护是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生物与文化的多样性增加了人类在面对突发灾难和多变环境时生存的可能性,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是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最宝贵的资源。因此,既要加强对濒危物种保护,也要注重对已驯化物种的保护,尤其是要尽可能实行活态化种养和利用。由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是随着环境动态演化的,因此建立种质资源库仅是对濒危作物和特色畜禽的抢救性保护,而给予其生存空间的活态化保护才是更为有效的办法。如在西双版纳,有一种野生植物“跳蚤草”具有防治蚊虫叮咬和驱赶跳蚤的功能,被僾尼人视为神草。但随着传统农耕方式的改变,这种植物一度濒临灭绝。在科研工作者的帮助下,一些农户开始抢救性保护并人工种植成功,“跳蚤草”成为当地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和宝贵药材。因此,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作物和特色畜禽种质资源进行活态化保护,是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四)要加快探索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多元补偿机制。按照国家《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最新政策,深入探索生态保护的市场补偿有效机制和实施办法,拓展生态价值实现模式,提高生态恢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治理的成本,实现由输血性补偿向造血性补偿的真正转变,才能让保护的付出与成效的收益最终能统一起来。

总之,云南省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又深入挖掘运用当地各族群众中那些合理、文明的生态理念,是增强生态保护自觉性、主动性,大力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值得其他一些地区参考和借鉴。



作者:欧阳坚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甘肃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
王敏正
云南省政府参事
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党组书记
张德政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博士研究生
编辑:杨   灵
校对:焦   晴
审核:史慧玲
来源:《中国政协》2024年第21期


来稿指南


中国政协杂志
立足政协,服务统战,面向社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