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岸线有多长联想到的交易方式

财富   2024-11-11 18:29   浙江  

昨天我看了一本书,提到了海岸线估计的困难。不同的机构,哪怕使用再精密的仪器,他们最终测算出来的海岸线的长度,也相差非常大。

边境线的长度同样有这个问题: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边境线长度。西班牙说是987千米,而葡萄牙却说是1214千米。
著名数学家本华·曼德博(Benoît B. Mandelbrot)在他的论文《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统计自相似和分数维度》中探讨了海岸线长度的测量问题,指出海岸线的长度取决于测量尺度,使用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这个怎么说呢,不管是海岸线还是边境线,它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直线。它一定是曲里拐弯的。你量的时候,只要量得越细,它的长度就一定越长。你要量得越粗,直接量始末两点画一条直线,那一定是最短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嘛。

所以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联想到交易了。交易其实和这个量海岸线的长度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只是从头做到尾,那就是获得一个直线的长度。当然我不能说这是最短的。但的确,在此基础上,交易的获益是可以增厚的。比如一个商品从16000涨到20000,那么能赚的一定不超过4000吗?答案当然不是。能赚的可能是5000,也可能是一万。

因为任何的价格变化,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比如这个商品的价格直接从16000涨到2万?那不可能!它中间一定是像那海岸线一样,有各种曲里拐弯。如果交易者能够尽可能的“量”到这些“曲里拐弯”,那一定是可以增厚我们的收益。

但这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我写这篇文章,本质上是想说,我们的交易,其实是由一段一段小的交易组成的。当然我们首先要假设这些“小的交易”是没有交易成本的。我们在不断的进行买入卖出操作。我假定我们不付出精力成本,不付出交易手续费。其实你的每一段都是背后有一个决策在里面的。比方说,你的决策是在16000-18000之间,你不会变化你的头寸。

我再换言之吧,一个成本在13000的多头,相比一个在16000进场的多头,当他们在18000做决策的时候,前者可以比后者有更大的心理优势吗?

我想可能很多人会觉得13000的成本更低啊,你相比16000已经多了3000的利润啊。你当然有更大的优势。真的是这样吗?

我再做一个假设,13000成本的交易者在18000的时候平仓离场。这个时候他再做决定,要不要进场重新做多。那么这个时候他会比16000成本的交易者具有更大的心理优势吗?

可能有人还是惦记着前面的5000的利润(18000-13000),觉得13000的交易者手握如此重的利润,当然优势更大。那我再做一个假设:13000的交易者之前因为家人生病借了很多钱,而这5000的利润(当然我是说总的利润,并不是说只有5000)都拿去还钱了。这个时候,他和16000的交易者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吗?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他的心理优势要弱于16000的交易者了,因为16000的交易者还握有2000的利润呢。

我想说的是:他们是平等的。这里会牵扯到一个概念:沉没成本。在18000前面的,不管是盈是亏,是一个固定的东西。无论如何你是改变不了的。既然是改变不了的东西,它就不应该成为你未来决策的依据。

我们回到海岸线长度的策略上。海岸线上,会有很多节点。要量取海岸线的长度,我们不可能去精细到每个细小的节点。我们肯定只能抓住最重要的节点。而这些“重要”的概念,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每个机构的观点不同,对节点的重要性会做出不同的判断。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判断,导致了海岸线长度结果的悬殊:他们可能都是非常权威的测量机构,但却依然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所以回到交易上来说也是如此。每个价格的地位是不同的:整数关口和非整数关口的价格,地位不同;均线附近,和非均线附近的价格地位不同。量海岸线的重点是抓住这些重要的节点进行分段测量,而交易的的重点自然也是抓住重要的价格节点进行分段交易。理论上来说,交易的细化是有极限的,因为价格的跳动值是离散的,它不是一个连续的概念。但长度的策略,这个是连续的概念。但我们几乎在现实中,也可以把这种离散忽略不计,把它看成是一个连续的值也无妨。

所以这又会引述出另外一个问题:跌多了,我们就应该买吗?涨多了我们就应该卖吗?这些问题其实都有类似的共性。

最后,我写这篇文章,是想说我们在交易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很多心理魔障的影响,使得我们的决策会偏离客观实际,而沉溺于我们对世界的主观想象中。这一点是我们需要尽量避免的,虽然这也是难于避免的。


橡胶童话
探讨期货、期权、橡胶等相关内容。 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