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文学名著《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小女孩爱丽丝是通过一面镜子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其实,我国古人对镜子也有十分丰富的想象。由于镜子具有展现事物和人像的功能,人们就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了镜子这一器物之上,于是创造出很多面神奇的镜子。
古人希望有可以照见五脏六腑的镜子。《太平广记》引唐代《松窗杂录》说,唐穆宗长庆年间,有渔夫在秦淮河下网捕鱼,打捞上来一面古铜镜,渔人把它拿在手中照看,发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清清楚楚地显现在镜子里,甚至能看到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五代时的《开元天宝遗事》提到一种“照病镜”,身体哪里生病了,用此镜一照,就可看到,然后对症下药,就可以治愈,这简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CT机。
古人不仅想象镜子能照出人体内部结构,还想象通过镜子照射,可以直接治疗疾病。晚唐《原化记》记载,唐德宗贞元年间,有人在苏州太湖入松江口处打鱼,打捞起一面七八寸的小镜子,这个镜子可以照见五脏六腑的溃烂处,渔人们相继来照,又相继呕吐,然后昏倒,等他们再醒来,发现以前身上的病居然都好了。明代陆粲《庚巳编》卷四之《辟疟镜》说,有一古镜,直径八九寸,用它照射,就可直接治疗疟疾。
在我们熟悉的《红楼梦》中有一面“风月宝鉴”,也算是照病镜的一种。跛足道人将宝镜递给贾瑞时说:“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说它可以镇邪治病,可见它主要治疗精神类疾病。
我们现在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大脑,古人则认为人思考的器官是心,“心之官则思”。清代《谐铎》中说有位医生有一面古镜,可以观察人心的“七窍”,最聪明的人七窍都是通的,要是有一窍不通,就迟钝一些。用这个镜子观察心“七窍”,看哪个不通,疏通一下,就能变聪明。现在的科幻片中,会出现某种黑科技以窥探他人大脑的想法,古人也有这方面的想象。古人想象出这样一种镜子,可以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情感和秘密。明代《五杂俎》说秦代有一面方镜,可以照见人的心胆,秦始皇用这面镜子照宫人,可以发现谁不够忠诚。
除了照自己,古人还希望用镜子来探索世界,于是有了具备夜视与智能语音功能的镜子。我们知道,镜子照东西需要光,要是有一面镜子不需要光就可看清楚东西,那该多好。东晋《拾遗记》中就有这样一面镜子。传说周灵王时,有一面“火齐镜”,可以在黑暗中照见任何东西,堪比夜视仪。火齐镜还具备“智能语音”功能,你要是对着镜子说话,镜子可以回答你的问题,“火齐镜广三尺,暗中视物如昼,向镜语,则镜中影应声而答”。清代《萤窗异草》也描绘了这样一面智能语音镜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把镜子放在旁边,你只要说唱首歌,镜子中就会出现一个人唱歌跳舞。
古人希望看得更远、更深,于是镜子被赋予了望远镜和探照镜的功能。明代《五杂俎》说,前蜀高祖王建养子王宗寿得到一面铁制的古镜,把它挂在高台上,可以把方圆百里的事都清清楚楚反射在里面;又说宋代吕蒙正有古镜,能照见二百里外的事情。这些镜子的功能相当于现在的监控摄像头和望远镜。还有具备探照功能的镜子。《五杂俎》说近时金陵军人耕田得到半面镜子,能照见地下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挖宝藏。隋唐时的《地镜图》提到过一种可探查地下宝物的探照镜,如果地下有宝贝,那么宝物的光影就会出现在镜子中,这简直就是高级的物探遥感设备了。
古人还想象镜子中的影像能够留存,这就相当于照相了。清代《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面镜子,你只要对着镜子照一下,影像就在镜子中定格了,可以当成相片摆放在家里,要是换了装扮,或再换一个人照,原来的影像就会消失,新“照片”就产生了,“佳人一照,则影留其中,磨之不能灭也。若改妆重照,或更一美人,则前影消矣。”明代冯梦龙《情史》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秀才方乔对紫竹一见钟情,希望得到她的肖像画。有一个道士给他一面古镜,方乔让人拿着镜子在市场上去售卖,紫竹在逛街时,看到有卖镜子的,就拿起来照了一照,她的相貌就留在上面了。紫竹没有买走这面镜子,方乔通过这面镜子,获得了心上人的“照片”。
既然有可以照相的镜子,那么具有录像和播放功能的镜子也就随之而来了。元代《琅嬛记》说,有一个人打鱼,捞上来一面镜子,背面有文字写着“紫金炼精,昼烛鬼形”八个字。有个叫沈爱的人正好在旁看见,就花钱把它买下来。他把镜子放在屋里,经常有从未见过的人影出现在镜子中,到了夜晚,镜子还会发光,就像现在的电视机一样。
总之,古人不仅把镜子当作日常用品,还把它想象成具有神奇力量的器物,通过它可以实现许多奇思妙想。这些有点“异想天开”的关于镜子的故事,激发了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也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想象。
资料来源 | 《光明日报》
整理 | 冯一帆
新媒体编辑 | 张宏莉
美编 | 王洋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国家治理》杂志、国家治理网及人民论坛网!
声明:《国家治理》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
点击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