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窖”到“暖巢”

文摘   2025-01-15 19:03   陕西  


“哐当当……”煤制油化工公管公司配煤一中心A101翻车机振打器发出一阵轰鸣,来自新疆红沙泉矿的两节车厢应声翻转,紧接着,车厢内的煤块通过下料口落到输煤皮带,经过配比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甲醇公司、烯烃一公司。



煤制油化工公管公司调度中心潘胜利介绍,自从有了解冻库,卸煤效率得到明显提升。2024年,配煤一中心给甲醇公司、烯烃一公司供煤938.82万吨。


解冻库外,天寒地冻,零下15℃的气温加上呼呼的西北风,冻得人瑟瑟发抖,数九寒天卸冻煤的艰苦可想而知。“现在好了,有了解冻库,冻煤就像进了‘暖被窝’。”潘胜利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向解冻库走去,门刚推开一条缝,阵阵暖意扑面而来,记者的眼镜瞬间被雾气笼罩。



记者跟随潘胜利径直走到9号温度计旁。“你看,现在显示13℃,越往里、越往上走,温度就越高。”


据了解,为了根治卸冻煤难题,煤制油化工公管公司于2022年在配煤二中心实施解冻库改造项目,建成一套长470米的解冻库,并于2023年冬季投入使用,库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接卸时间由原来平均180分钟降至现在的平均90分钟。



孟祥君是煤制油化工公管公司机械动力部物资管理员,同时也是卸冻煤值守人员,自2020年起连续4年,他都参与到公司卸冻煤工作中。


  “我记得特别清楚,4年前,我参加卸冻煤的时候,里三层外三层,裹得厚厚实实的还是冷,特意买了双充电电热鞋,那几年那双鞋可顶大事了。”聊起当年卸冻煤时的情形,他感慨万千,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员工在低于零下20℃的环境下,从上到下“全副武装”,穿着厚厚的棉服、棉鞋,戴着厚棉帽,抡着大锤,拿着铁钎、铁锹、洋镐,连砸带撬带铲,经常干得筋疲力尽。


“虽然很辛苦,但没人喊苦叫累!”配煤一中心新入职员工高辉告诉记者,公司提供的伙食一直特别好,班中餐基本都是四菜一汤、三荤一素。“听师傅们说那时候他们现场只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大帐篷供职工用餐休息。用人高峰时,除了煤制油化工公管公司之外,基建公司、各矿、洗选中心等单位纷纷派人支援,加入到了这支卸冻煤大军,300人轮班上岗卸冻煤,干得热火朝天。”


自从配煤二中心有了“暖被窝”,员工卸冻煤时,只穿单衣即可。现场还建成卸冻煤指挥部,在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指挥部里开班前会、就餐休息,大家伙儿心里甭提多美了。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解决配煤一中心翻车机岗位人员在作业现场喝不上水的问题。2023年10月,配煤一中心与宁东铁路积极沟通对接,接通了一条自来水管直通翻车机休息室,同时加装净水器和热水器,让岗位人员随时都能喝上干净的热水。


从零下20℃到零上20℃,从厚厚的棉衣到单衣,从临时帐篷到宽敞明亮的卸冻煤指挥部,从喝不上水到喝上热茶……作业现场更加安全高效,一线员工作业环境和劳动强度大大改善,孟祥君用“翻天覆地”形容这样的变化。



· END ·


供稿 | 谢睿 刘燕

编辑 | 苏丽

校对 | 张慧

审核 | 胡珊珊

监制 | 王廷军

总监制 | 张弘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之声

宁夏煤业党建之声

宁煤新视界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之声

抖音

新宁煤APP(安卓)

新宁煤APP(苹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