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劳动,是一首永恒的赞歌,在岁月的长河中奏响奋进的旋律;劳动,是一幅绚丽的画卷,用汗水和智慧描绘出时代的风采。每一位劳动者,都是这首赞歌中的音符,都是这幅画卷上的笔触,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也为公司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个岗位,一面旗帜;一份坚守,一份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劳模精神。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今天,“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之声”公众号为您展示6位获得“国家能源集团劳动模范”称号的人物风采。
张军颖
汝箕沟无烟煤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
面对白芨沟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害俱全”,张军颖创新提出“1235”安全工作思路,将红线、责任、风险、规则“四种意识”及消除“九种不安全心理”、作业过程“安全五问”纳入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
一体推进矿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先后建成两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并通过国家能源集团专家团验收评估,综合机械化回采迈向智能化、联控式开采。建成白芨沟矿5MW瓦斯减排治理及综合利用项目并成功发电。
由他主持研究的“突出煤层群近距离联合保护开采瓦斯治理成套技术研究”在自治区得到推广,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厚煤层大断面巷道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应用研究”获宁夏煤炭工业协会、宁夏煤炭学会一等奖;“一种应用高压双液注浆充填稳定煤矿塌陷区道路基础”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贺兰山保护区煤迹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研究”项目在全区推广应用。
白银峰
石槽村矿综掘一队队长
工作14年来,白银峰团结带领综掘一队员工拼搏进取,攻坚克难,克服了掘进工作面冲刷带范围大、岩石硬度系数高、围岩应力大等困难,区队连续6年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先后圆满完成39个工作面的掘进任务,啃下了1102213工作面运输顺槽粗砂岩全岩-14度下山掘进这个“硬骨头”,提前15天安全顺利完成1500米掘进任务。
在施工211006工作面切眼过程中,面对30度大倾角下山掘进巷道时,他结合现场作业条件定方案、定措施,创造了石槽村矿首个大坡度机掘工作面提前10天完工的纪录。在他的带领下,综掘一队创造了石槽村矿建矿以来月单进770米、年总进尺5500米的最高纪录。6年来,该队共创建公司级精品工程13个、矿级达标工程19个,为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023年,他荣获国家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宁夏煤业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马成伏
羊场湾矿综掘二队队长
二十余年扎根煤海,马成伏带领的综掘二队是羊场湾矿最具战斗力的王牌掘进先锋队。他以“严细实”的作风筑牢安全生产铜墙铁壁。总结提炼出“5+2”安全管理法,即在“抓安全培训、抓生产组织、抓措施落实、抓检查对标、抓行为规范”五个方面严格标准、严格考核。他在全队实行“管理人员包保班组、班组包职工,职工自保互保联保”层级安全管理模式,形成全员抓安全、保安全的管控格局,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发生,实现了区队安全生产目标。
2024年,他屡次迎难而上,克服巷道顶板严重下沉、底板鼓起、巷道坡度大等问题,创造了单班进尺6.5米、月进尺410米的业绩。11个月完成掘进任务4000米、措施工程1000米,工作量是其他掘进队的两倍。他提出“掘锚机一体机+40T刮板机+防爆铲车”联合出渣流程,推行“双层网+全锚索”联合支护工艺,从根本上降低了安全风险,实现了零伤害的安全目标。其负责的311406机巷被宁夏煤业公司评为“精品工程”。
煤海生涯磨砺出了马成伏煤海勇士的筋骨和意志,在建设世界一流能源领军企业的新征程中,他将躬身前行,砥砺奋进,以实干担当唱响煤矿工人的奋进之歌。
马 军
任家庄矿综采一队队长
大事看担当,逆境显能力。担任任家庄矿综采一队队长时,他面临着建矿以来断层数量最多、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210502工作面,他临危受命攻克难关。在首次接触安装智能化工作面时,他学中求进、精益求精,110903工作面顺利通过国家能源集团二级智能化标准验收。他执行矿110903工作面回采直过断层方案时,率领全队安全高效通过DF12断层群,多采原煤18万吨。在21采区绞车提升能力不足、无法回采九煤之时,他提出九煤开拓方案,增加矿井可采储量900万吨;在公司提倡“增产增效、应采尽采”的大形势时,他大胆提出110509工作面机巷运输系统改造方案将停采线后移20米,增产原煤17万吨。
在他任职期间,综采一队连续四年无人身伤害事故、无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以及安全环保事件。他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和斗志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高胜才
烯烃一公司电气车间主任
二十三年磨一剑,一剑“出鞘”耀四方。他脚踏实地、勤勉好学,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一步步成长为烯烃一公司电气领域的领航者;他实干笃行,沉潜务实,时刻将安全保电的重任铭记于心,肩负起电气团队的领航之责。他就是烯烃一公司电气车间主任。
2012年,高胜才临危受命,调到烯烃一公司电气车间工作。烯烃装置电气系统规模较大,自备电厂年自发电能力16亿度,全装置年用电能力20亿度,82座变配电站及4000余台电动机设备是电气工作的主要范围。高胜才带领员工,先后实施改造项目200多个,使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他创新性地提出110kV高压供电系统无扰动快速切换技术,并完成了技术论证和安装。
他带领团队建设了“两室一基地”,即电气VR安全培训室和电气实操培训室、电气真型试验基地。几年来,他培养了一支具有高级技师4名、技师38名、高级工80多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先后培养出“宁煤工匠”1名、“烯烃工匠”1名,多名员工获得自治区及宁夏煤业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培养出150余名熟练电工输送至兄弟单位。
郝成旭
基建公司新疆公司副经理
郝成旭主动请缨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在新疆一干就是15年。先后负责施工了神华新疆准东露天矿铁路装车产品仓、准东露天矿电厂备煤储煤仓及转载站、新疆能源单身公寓楼、新疆能源乌东矿区异地安置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红沙泉地面生产系统项目、国网带家公寓、大平滩矿维修改造、国能准东2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等35个项目工程。
面对新疆夏季地表气温最高达60℃,风力达10级的恶劣天气,他率先垂范,奔走在项目部各个角落,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到材料管理、技术管理、现场组织管理着手,严格把控质量,精益求精,建设了一批优质工程,获得了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负责承建的新疆能源乌东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被评为乌鲁木齐市“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房屋建筑优质结构工程”,神新能源红沙泉洗煤厂项目荣获煤炭行业“太阳杯”工程奖。
他们的力量
在汗水中沉淀
经过磨砺方显光芒
他们的智慧
在实干中闪耀
照亮前行的道路
他们不仅仅是劳动者
更是创造者
向榜样学习
· END ·
供稿 | 闫建西 郝祝童 马恩泽
杨茜茹 赵寅 徐铭蔚
编辑 | 胡珊珊
校对 | 张慧
审核 | 胡珊珊
监制 | 王廷军
总监制 | 张弘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码关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