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 一位理想主义者对历史和人性的十年打捞

文摘   文化   2024-09-23 18:04   上海  

点击蓝字关注采撷纯真岁月

有智有识的     皆已置顶我





   音乐: 《后会无期》主题曲 
   演唱: 邓紫棋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

这是十年前,韩寒导演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里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歌词。

竟是一种奇妙的预言、命运的巧合、历史的震荡。

转眼十年。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横空出世。

而它,就是十年前那句歌词里的那艘船,以及那乘以了八百的“一个人”。

是的,两个同时听到这个尘封故事的人,一个写了歌词,一个拍了电影。

咱谁也不怕,就怕一个有情怀又有良心还有能力有实力的人横空出世!

沉睡海底的里斯本丸是幸运的!

那800多丧生大海的英国战俘是幸运的!

因遇见了方励。那个横空出世之人。

此刻,我倒真要感谢10年前的那部烂片。太过神奇!

实话实说,万事开头难,后面的进步有目共睹。请韩寒导演息怒。

倾家荡产,只为一击!只为一段尘封的不得不说的历史!

电影太饱满,太壮阔了!以至于我一时语无伦次!

无论如何,“中国的泰坦尼克号”,绝不浪得虚名!




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年?

于有的人,答案是很多个。

于有的人,是一个都没有。

2009年,友人陪伴正失恋的我,去了东极岛,懵懂中我看到祖国最东端的深蓝。

2014年,我激情澎湃去影院看了少年时偶像韩寒的大银幕处女作《后会无期》。拍摄地是浙江东极岛。在那之前,东极岛很小众很低调。我与他的命运,仿佛也因这部电影而神奇重叠。可惜,除去贡献了一组经典歌曲及勾起我的美好回忆,在我看来电影一无是处。他也被极度失望的我骂得一塌糊涂。

2014年,监制方励因韩寒的电影同样抵达东极岛。一次在海上游轮,他俩偶然从船老板那听到里斯本丸的故事。男人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因一部电影的拍摄,为另一部旷世传奇巨作悄悄种下第一颗小火苗。彼时,韩寒写下了那两句后来脍炙人口却秘而不宣背后故事的神秘歌词。从此,继续将里斯本丸深埋在历史尘埃里。而另一位男人,监制方励则仿佛被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地球物理学家出身的热爱和本能让他对于“找船”欲罢不能,而一旦深入之后的震撼最终让他意外成了导演方励,以及搭上整整十年的光景和身家。一种命运。

2024年8月5日,我有幸看到《里斯本丸沉没》首映前的上海点映,成为2024上海电影节外唯一的一批观众。我用掉一包餐巾纸,更收获了一份出乎意料的好与震撼。毫无预期的我,似是全中国最幸运的人之一,有幸看到电影,有幸见到“猛士”导演方励。巧舌如簧的我,却对如何形容他感到词穷,似只有“民族脊梁”当年的这个词可以勉强为之吧!

一个人的一生,到底能有多少个十年?

我觉得对于方导,过去这十年,可能才是他真正的第一个。

他说他下一个目标是搜寻马航370。这一刻我知道,他将拥有他的第二个。





电影的底色是残酷的。

那痛苦的记忆,深藏在每一位经历者之心灵深处。

他们几乎都隐姓埋名,对这段经历几乎清一色的只字不提,哪怕是对至亲。不愿再体验那一刻的痛,仿佛哪怕只是提及,都是在用刀子扎自己。

战争,卑鄙、丑陋、无耻!

战争,权利的游戏,彻底的谎言,虚伪的面具,肮脏的交易。

战争,一场必然要输的赌局。很少让个体受益,或者说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从中受益。除去那些罪恶无耻的政客和独裁者,人人都是输家,无一可以幸免。没有一个人可以“完整的”走出战场。哪怕走出时,躯体是完整的,心灵和灵魂皆已残破不堪。

在这场命运的残酷赌局里,无论英国战俘、日本平民船长、发射鱼雷的美国士兵,甚至是他们的父母、遗孀、妻儿,都是彻彻底底的输家。

每一位战俘,哪怕是最后的幸存者,都经历了炼狱之旅,几乎是九九八十一难,过五关斩六将,部分的他们最终获得生之希望!

垂垂老矣的幸存者们,在极为年轻时便经历了生离死别和惨烈人生,深刻见证了战争的残酷。

我们似乎热衷于歌颂这些战士,所谓他们为祖国、民族、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人们习惯用墓碑去怀缅他们,却未曾真正心疼作为个体的他,一生环伺左右、梦魇般尾随、无法抹去的伤痛,恶魔般张牙舞爪难以褪色的战争记忆,以及其他难以估量的对生活和家庭的影响。

可知那黑土之下,深埋着的每一个并不是钢铁之躯,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有爱、有恨、又勇敢,也有怯懦、有恐惧,有退缩的。

电影里,一位自幼失去父亲,从未拥有“有爸爸陪伴童年”的孩子已暮年,已然白发苍苍的她还是无法抹去这份痛,她依然想探究几乎不曾拥有记忆的父亲的样子,她甚至保留着父亲当年寄的玩具。这种痛,这种伤害,每一个个体知道。国家知道吗?你知道吗?

方导在电影里说,若这八百多人还活着,此刻那就是八百多个美好的家庭!

友人在我呼喊后观影感慨,到底能不能让战争爱好者们自己单开一个星球造啊!

更让人心痛的是,如这七十年前发生的惨痛战争,此时此刻,依旧在世界上的一些角落上演!




电影又是温柔的。

它深刻揭露了日军惨绝人寰的暴行,又高屋建瓴的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这份人性中微弱又伟大的光辉,就在这份残酷的底色里熠熠生辉,动人心魄!

这份光辉来源于英国战俘。

“就算死,也要死得像个英国人!”船舱里最高军官在混乱绝望中平静的一声振聋发聩,响彻云霄!

最后一刻,战士和军官们彼此救助,甚至将宝贵的生的希望让给别人。

枪林弹雨和哭泣呼喊中的绝望时刻,甲板上却突然集体唱起动人的英国民谣《It’s a long way to Tipperary》,仿佛当年船沉没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淡定演奏的小提琴手们。生命最后一刻,没有悲伤,没有哭泣,而是坦然,是释然,是向往,对生命的礼赞,对亲人的不舍,对生者的激励。

更来源于中国渔民。

当年,我们的渔民应是贫穷又没文化,但面对大海的无情、生活的艰辛、出海谋生的叵测和九死一生,他们多数秉持淳朴的民间信仰和海神崇拜,更深知人在做天在看、救人就是救己的朴拙道理。生在海边、行在海上的生活和谋生经验,早就让他们形成了互帮互助、逢难必救的惯性思维和行为习惯,他们用中国人淳朴珍贵的善良,祖祖辈辈的传承,书写了一份不为人知的动人历史片段。

我相信,在那一刻,哪怕落水的是日本人,他们依旧会义无反顾去救,不顾所谓政治、安危、利益等,本能的反应就是毅然出手相助,因为面前是一条生命,有父母、有妻儿、有难处,这也是他们的最可爱之处,让人震撼!

还有美国盟友。

根据上级指令,误射鱼雷造成惨剧的美国年轻机械师军人因这件非他本意的阴差阳错, 不得不早早离开军旅生涯,并背负了一生的愧疚和精神的伤痛。最后暮年之际和几位幸存战俘的会面,这一场拥泣,那一生道歉,大约才让他备受煎熬的大半生略感轻松吧!

甚至是日本罪犯。

平民日本船长,相信他有过痛苦的抉择。最终选择不得不听从军队指令,成为让英国战俘九死一生的帮凶。为此付出牢狱之灾的他,依旧让里斯本丸成为心里永远的沉痛和忏悔,一段无法面对的过往,一生的折磨和无法释怀,哪怕对至亲都绝口不提。天下大同。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恶魔。多数人都是被迫裹挟在时代和命运里,被丢进战争里,被挤掉与生俱来的真善美,丢掉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




说回电影吧。

观影前,听说作为今年上海电影节开幕电影,以为是一部妥妥的主旋律,心里还疙瘩了下,看完后长吁一口气,反倒成了巨大惊喜。完全不是,幸亏不是。多亏这位第一次执导的民间导演成就了它。

撇开电影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导演情怀和幕后故事,哪怕纯粹从电影的叙事性、思想性、艺术性等去看,我认为它都是一部完全可以打满分的电影!几乎所有看过的朋友也基本秉持此意见。

虽是纪录片,却犹如悬疑电影,相当引人入胜。电影不徐不疾,娓娓道来。从最初调查之艰难到于绝境中一次次“按图索骥”,一次次失望而终,一次次燃起希望,福尔摩斯般抽丝剥茧,从现实到回忆,从口述到史料,从真实人物到动画演绎,将一部尘封76年鲜为人知的艰难历史,如此完整饱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纪录片需要理性、冷静、客观和公允。要把导演的立场藏起来。当然即便如此,成功的纪录片依旧会让观众从电影叙事语言的“字里行间”感知到导演“隐形的立场”,因导演的立场其实都藏在影像语言里。越隐蔽,越不言,越强烈,越高级。

退一万步,这部纪录片,哪怕最后从技术和艺术的角度呈现得很一般,它堪称得天独厚的思想、历史、社会和人文价值就注定了它天之骄子的命运,甚至可以载入史册,何况最后还拍得如此之好!

一个本应由英国人完成的“生命的祭奠”,或日本人完成的“生命的忏悔”,或美国人完成的“生命的遗憾”而拍摄的电影,最后却由一位阴差阳错了解到这段历史的地球物理科学家,一位第一次做导演的中国人,意外完成了!这本身或就是历史的意外,历史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一切偶然皆有其必然。




有人提出,电影有些“平均主义”,立场不明,对于中国渔民的英勇行为笔墨太少,甚至觉得这是败笔。我的观点却是反的。方导没有刻意渲染这部分反而是其绝妙之笔!

纵观全片,方导是在以一种国际化的视角触角在叙述,影片虽是中国人拍的,事件虽发生在中国,虽中国人在该事件中占据得天独厚的道德优势,我们是绝对天然的“赢家”,但方导却“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刻意歌颂赞美,反而从英、中、日、美四方“颇为均匀”、“童叟无欺”的铺陈开,娓娓道来。

方导的手法和思路相当高级。这部纪录片不仅是拍给中国人看的,更是给全世界看,给未来看的。这一点很重要。任何一件事都是一把双刃剑。方导八年呕心沥血,倾家荡产做了此事,拍了此片。他作为民间力量,而不是国家队出场,反而保证了一份独醒和纯粹,难能可贵。

诚如他在英国调查时被问到的:你是代表政府,还是个人?这对于他此部电影的采访和创作同样重要,他相对中立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帮助和保护了他,这让他获得人们的信赖、知情人的协助、资料的搜集等都更为顺畅和丰盛。当然代价是把自己的荷包掏空。

一方面,我觉得因原材料足够多,事件足够复杂,调查足够抽丝剥茧,纪录片特性要求,要在两小时内,把这个宏大复杂的历史事件不拖泥带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逻辑清晰的“讲清楚”已相当不易,最终如此完满呈现相当不易。我相信他为此做了最好的布局、铺陈、设计、节奏等,在取舍布局上,他定有考量、有斟酌,有取舍、有痛苦!

另一方面,我觉得中国人的善良和伟大,只是方导下的这盘大棋里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在笔者浅薄的看来,他要表达的至少还有: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幸存者一生深刻的影响、对人性真善美的歌颂(这种真善美不仅体现在中国渔民身上,还在英国战俘身上、在美国盟友身上、甚至在日本船长身上,包括方导等作为调查者的悲悯大爱等也都是)、对于亲情、爱情、父子(女)情、兄弟情润物细无声的赞美,以及人本身对生之渴望、对生命的珍惜,以及对还原历史、给与逝者和生者以安慰的神圣的责任感,虽在影片中导演只字未提,神奇的电影语言全部告诉我们了,毫无保留。因此,对于中国渔民这部分笔墨,我觉得刚刚好,不多不少。

更重要的,在我看来,这种不刻意反而更高级。所谓润物细无声,一种“无声的艺术的力量”更为动人。电影对整个事件抽丝剥茧、一波三折的讲述与渲染,于英国人的悲痛、日本人的残暴、美国人的愧疚等,都已强烈铺垫、背书并烘托了中国人的善良与伟大。

尤其最后,英国年轻战俘白发苍苍的后代与唯一在世当年参与救助战俘的中国老人的这一抱,似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的将这份伟大推入最高潮。




还有人冷嘲热讽方导是“卖惨”、“卖情怀”,是“耍泼耍赖博同情”。这很有失公允,只看表面,不见本质。我不得不反驳之!

首先,所谓“方导的情怀”,本身就是个附加值,是附属品,是附加在影片高质量之上的,是“锦上添花”,绝对区别于那些拍了烂片却靠卖惨喊情怀之流,到最后还真赚得个盆满钵满的。

这在当今中国比比皆是,劣币驱逐良币,反倒让好影片成了默默无闻和孤陋寡闻,不少被埋没,与观众失之交臂,每一部这种霸占了宣传阵地和影院拍片的烂片背后,基本都至少有一部同期被牺牲掉可惜了的好片子和背后的人才和情怀!比如去年的《热辣滚烫》等,不说也罢。

方导虽之前也浸渍电影行业有十年,但只作为投资方顶多是监制,作为理工男出身的地球物理科学和企业家,这次不但第一次做导演,且是纪录片,且是这样错综复杂、跨越时间地域的宏大历史题材,最后可以呈现如此高质量,我认为在电影专业度等行业相关之外,很大程度正是来源于他本人的这份决心、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共同铸就了电影的底色和质地。

再者,方导的情怀和呐喊发自内心,真挚、纯粹、干净。出发点也干净,如他拍摄的初衷,根本不为沽名钓誉,只为抢救一份历史!这份呐喊不单为票房,甚至可以说“就不是为了票房”,如他所说,钱不重要,顶多把债还了就行,再不济通过其他方式赚钱。摇旗呐喊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知道这段历史,传播普世价值,甚至委婉通过文化软实力扭转中国如日渐打折的国际形象。

我认为,他与那些为名利搞噱头卖情怀的人有本质区别。若他是那种人,这个调查根本就不会开始,这部电影也根本就不会开拍。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他这一切非牟利行为的一个天然附属品。

只是因他的为人、言行和价值观等都太过独特,尤其在当今中国社会氛围环境之下,简直是“格格不入”,是“反其道而行之”,绝对是“少数派”。他的敢作敢为,他的特立独行,很多人无法理解,曲解他是为博眼球、玩噱头,甚至觉得他“脑子有病”、是“在装”的人大有人在。因为在我们目前的社会情境下,“真”真是个稀罕又脆弱的东西,总要经受质疑嘲笑、甚至鞭挞和攻击。可悲!




电影拍摄时,最后健在的两位英军战俘幸存者之一,住在加拿大的老爷爷William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这几句采访:

“我讲不清楚。但我知道,当时只要你放弃了,你要死去了。”

“过去很痛苦。但我不回忆过去,我只望向未来。”

他的积极乐观幽默和“健忘”,让他把捡回来的这条命活出了第二次!绽放出甚至超越一般人的绚烂的生命之花,家族繁茂,星辰闪耀。作为珍贵的亲历者身份的佐证和讲述,为电影贡献出巨大的能量。像他致敬!

片尾,从未见过父亲的白发老者、战俘后代汇聚东极岛。这是一个句号,也是一种释然。是告别,是结束。是了无遗憾。是天堂和人间,一份迟到的会面。

82年前,在生命最后一刻,年轻的战俘父亲们,脑子里闪回的应都是这些人间幼小的孩子。而在此刻,尚年轻英俊着、在天堂的他们,也终于和老去的孩子们在大海上相见了。相拥而泣,时间交汇。孩子们的委屈、思念、不解和遗憾,在这一刻得到彻底宣泄和释放。父亲们永沉海底,也也永远年轻。

老方啊,善莫大焉!你功不可没!

点映结束,他最后叮嘱我们,人要有点理想主义,要做有意义的事,不然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怎么能叫人呢!也就白活了!

据说电影只用了方导20%的原材料。导演说,本想将所有这些珍贵材料数字化,到后面实在没钱了。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出手相助。期待后续他可以将“剩余材料”做成系列纪录片,哪怕不上大荧幕,都是功德无量,不然真有些暴殄天物,让人痛心!

当然因里斯本丸这段历史题材太过丰盛,再从艺术角度拍一部电影(非纪录片),笔墨和切入点重点放在中国人民的救助上(据说已有一部正在拍摄中了),本身就无可厚非,甚至大有可为,我也乐观其成,相当期待之!(作者:如果爱之瀞)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纯真博物馆 采撷纯真岁月


微信号: Innocent_Museum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注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著者所有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纯真博物馆
这是一个原创账号,老干部和女文青的混搭,分享泛文艺作品与评鉴,关乎世间道义乾坤,行至善至臻至美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