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家也没余粮了!最大汽车集团裁员,关闭考勤.

科技   2024-10-11 09:02   上海  

传近期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启动裁员,甚至连考勤机都关闭了. 更有消息称,国庆节前因为公司不续约员工, 导致人事和员工爆发斗殴事件. 曾经独占鳌头的上汽集团,处境似乎愈发艰难了.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裁员风波吧.

1. 裁员背景与原因

1.1 市场竞争与销量下滑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近年来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销量下滑的双重压力。2023年,上汽集团整车销售502.1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整车销售277.5万辆,占公司销量比重超过55%,新能源汽车销售112.3万辆,销量仅次于比亚迪,同比增加4.7%,但较2022年46.5%的增幅已大幅降低。特别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资品牌销量分别下滑至121.5万辆、100.1万辆、140.3万辆,合计452.9万辆,相较五年前少了158万辆,直接影响了上汽集团的整体销售表现。

在市场竞争方面,上汽集团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正迅速被特斯拉和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品牌蚕食。2023年,上汽大众净利润下滑约56亿元至31.32亿元,上汽通用净利润下滑约30亿元至25.43亿元。这种销量和利润的下滑,迫使上汽集团不得不考虑通过裁员来降低运营成本。

1.2 新能源转型压力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方面也面临巨大压力。虽然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做了不少努力,但销量表现并不理想。2022年全年,飞凡汽车累计销量不足1.5万辆,2023年第一季度飞凡汽车销量仅有1251辆。飞凡汽车的失败,以及智己汽车的艰难前行,都表明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智己汽车作为上汽集团与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开发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虽然在2023年取得了一定的销量增长,但仍未完成年度销量目标。智己LS6虽然一度取得较好的市场表现,但后续销量出现连续下滑,显示出后劲不足的问题。

1.3 产能过剩与利用率不足

上汽集团旗下子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普遍较低,如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58%和53%。这种产能过剩的情况,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特别是上汽大众旗下生产新能源车的MEB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仅44%,显示出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生产方面的闲置问题尤为严重。

面对产能闲置和销量下滑的双重压力,上汽集团不得不采取裁员等措施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2024年前8个月,上汽大众产量达68.39万辆,同比下降4.58%,产能利用率达49%;上汽通用产量达23.54万辆,同比下降62.18%,产能利用率达19%;上汽大通产量达12.29万辆,同比下降13.51%,产能利用率达49%。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上汽集团在产能利用方面的困境。

2. 裁员规模与影响

2.1 裁员人数与比例

上汽集团在2024年的裁员规模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根据媒体报道和内部消息,上汽集团计划在合资企业及电动汽车部门裁员数千人。具体到各个子公司,上汽通用面临裁员30%的情况,如果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裁员也计算在内,裁员规模可能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公司。飞凡汽车预计裁员比例高达50%,而上汽大众则计划裁员10%。这些裁员比例反映出上汽集团在不同子公司和部门上的差异性策略,旨在通过人员优化来应对市场竞争和销量下滑的压力。

从人数上来看,上汽大众在2023年约有10%的员工获得了较低的绩效评级,这可能预示着裁员的前期信号。飞凡汽车则向评级较低的员工提供离职补偿金,同时解雇部分员工,并停止与合同即将到期的员工续签合同。这些措施显示了上汽集团在裁员过程中的逐步实施和对成本控制的重视。

2.2 子公司与部门受影响情况

上汽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和部门在这次裁员风波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作为集团内的重要合资企业,其裁员动作尤为引人注目。上汽大众在面临销量下滑的同时,还计划关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工厂,这将进一步减少其产能和员工数量。上汽通用则被曝出将完成30%的裁员,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研发部门,这表明公司在研发和生产方面都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自主品牌上汽大通也未能幸免于裁员风波,有员工爆料称公司突然关闭了钉钉打卡,并且有大量员工被裁或者合同到期不续签。这些情况反映了上汽大通在面临市场挑战时的应对措施,也暗示了公司可能在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除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子公司也受到了影响。飞凡汽车和智己汽车作为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市场的两大品牌,其销量不佳和市场竞争力不足导致了大规模的裁员。飞凡汽车的裁员比例超过70%,而智己汽车则面临着销量下滑和品牌人设崩塌的问题。

总体来看,上汽集团的裁员涉及了多个子公司和部门,从合资品牌到自主品牌,再到新能源汽车领域,无一幸免。这些裁员动作不仅影响了数千名员工的职业生涯,也对上汽集团的未来发展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裁员实施方式

3.1 绩效考核与遣散费支付

上汽集团的裁员实施方式体现了公司在面对市场压力和内部挑战时的策略调整。绩效考核和遣散费支付是此次裁员的两个主要实施手段。

在绩效考核方面,上汽集团对员工的评级体系进行了调整,引入了更严格的绩效标准。这一措施旨在通过绩效管理来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2023年,上汽大众约有10%的员工获得了较低的绩效评级,这可能预示着公司将对这些员工采取相应的人事调整措施。同时,上汽集团旗下电动汽车子公司飞凡汽车也开始向绩效评级较低的员工提供离职补偿金,这表明绩效考核不仅影响员工的薪资待遇,还可能决定其是否能够继续留在公司。

遣散费支付是上汽集团裁员的另一重要实施方式。公司通过向被裁员工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减轻裁员对员工个人经济状况的影响。这种补偿通常基于员工的工作年限和薪资水平来计算,旨在体现公司对员工过往贡献的尊重和感谢。据报道,上汽大通在裁员过程中,对于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员工,也提供了相应的补偿方案。

上汽集团的裁员实施方式体现了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灵活性和对员工权益的重视。通过绩效考核和遣散费支付,公司旨在在确保业务调整和成本控制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员工个人生活的负面影响。然而,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此公司还需在裁员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职业辅导,帮助员工平稳过渡。

4. 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

4.1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变化

上汽集团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呈现出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净利润出现下滑的趋势。2023年,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7447.05亿元,同比微增0.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06亿元,同比下降12.48%。这一变化反映了上汽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转型压力下,面临的盈利能力挑战。

从长期趋势来看,上汽集团近三年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0.12%,在汽车行业中已披露2023年数据的56家公司中排名第43。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为-11.62%,排名44/56。这些数据表明,尽管上汽集团在营业收入上保持了微弱的增长,但净利润的持续下滑对公司的财务健康构成了压力。

在净利润下降的背后,是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转型和市场竞争中的高投入。2023年,上汽集团研发投入金额为220.13亿元,同比增长5.5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3%,相比上年同期上升0.14个百分点。这一增长的研发支出,虽然有助于公司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的长期竞争力,但也在短期内对利润产生了压力。

4.2 市场份额与竞争地位

上汽集团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和竞争地位也受到了挑战。2023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502.1万辆,连续18年保持国内第一,但这一销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长。在合资品牌方面,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销量下滑,导致集团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份额受到侵蚀。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集团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2.3万辆,同比增长4.6%,但这一增长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特斯拉和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挤压了上汽集团的市场份额。

在国际市场上,上汽集团的出口业务保持了增长态势,2023年海外销量达到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这一成绩得益于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积极布局和品牌建设,但也面临着全球经济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总体来看,上汽集团在财务状况和市场表现上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公司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变革;另一方面,公司需要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运营效率来维持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在未来,上汽集团需要在保持财务稳健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以适应汽车行业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5. 应对策略与未来规划

5.1 转型新能源与出海战略

上汽集团在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销量下滑的挑战时,明确了转型新能源和出海战略作为其主要的应对策略。

在新能源转型方面,上汽集团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预计将混动驱动系统的热效率提升至46%,并挑战纯电整车能耗12公里/千瓦时的行业新纪录。这些技术提升将伴随着成本的下降,从而提高上汽集团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2023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12.3万辆,显示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潜力和增长势头。

出海战略是上汽集团的又一关键举措。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到120.8万辆,同比增长18.8%,连续8年整车出口保持国内行业第一。上汽集团通过与全球伙伴的紧密合作,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在欧洲等地区推进建厂计划,以提升品牌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5.2 管理团队调整与效率提升

上汽集团在管理团队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战略的需要。2024年,上汽集团进行了最大规模的高层调整,涉及多名高管的岗位变动,包括上汽通用总经理庄菁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卢晓等。这些调整旨在提振销量,推动品牌发展,并通过引入更严格的绩效标准和支付遣散费来优化人员结构。

在效率提升方面,上汽集团通过技术底座的量产应用,提升了开发效率并缩短了研发周期。传统汽车研发周期从48个月降至18个月甚至更短,减少了资源投入,为成本控制创造了空间。此外,上汽集团还计划运用CTB、一体式压铸等先进制造集成技术,创新电动智能汽车的软硬件生产流程,并新建电动车专属全球样板工厂,以实现简约化、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这些措施预计将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整车产品。

6. 总结

上汽集团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销量下滑的双重压力下,采取了裁员措施以优化人员结构和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引入更严格的绩效标准和支付遣散费的方式,上汽集团计划在合资企业及电动汽车部门裁员数千人,以期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此举涉及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上汽大通等子公司,以及飞凡汽车和智己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反映了上汽集团在不同子公司和部门上的差异性策略。

在财务状况方面,上汽集团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净利润出现下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新能源汽车转型和市场竞争中的投入能力。然而,上汽集团依然保持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导地位,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

面对挑战,上汽集团明确了转型新能源和出海战略作为其主要的应对策略。在新能源领域,上汽集团计划实现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并提升混动驱动系统的热效率,以提高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上汽集团通过与全球伙伴的合作,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推进在欧洲等地区的建厂计划,以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管理团队的调整和效率提升也是上汽集团应对挑战的重要措施。通过高层管理团队的大规模调整,上汽集团旨在提振销量和推动品牌发展。同时,通过技术底座的量产应用和先进制造集成技术,上汽集团计划创新电动智能汽车的生产流程,并实现简约化、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以提供性价比更高的整车产品。

总体来看,上汽集团的裁员措施和战略调整体现了其在面对市场变化和内部挑战时的积极应对态度。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转型和出海战略,以及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流程创新,上汽集团正努力适应汽车行业的新趋势和新挑战,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领导地位。

推荐阅读:

端到端如火如荼, 传统规划控制还有前途吗?

如何入门运动规划算法? 50篇教程教你手把手推导公式! 实现代码!

端到端解读: Imitation Is Not Enough - 在运动规划中克服模仿学习的局限性


自动驾驶小白说
输出专业自动驾驶算法教程的开发者社区. 🦈 官网: https://www.helloxiaobai.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