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靠着一口“鲜”
在秀洲人的美食拼图上
总占据着一席之地
清炒蘑菇、蘑菇汤、烤蘑菇……
一口下去,真当鲜掉眉毛!
在位于王店镇的嘉兴市均诚农业有限公司,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蘑菇独有的清香,一个个白色的蘑菇犹如一把把小伞纷纷探出头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我们种植的蘑菇品种叫做‘双孢菇’,也称为‘口蘑’,不管是清炒还是烧汤,口感非常鲜美,所以我们也给它取了个可爱的名字——‘白甜甜’。”嘉兴市均诚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成贤轻轻捏住菌柄,慢慢旋转一周,伴随着“咔嚓”的清脆声,“白甜甜”便摘下来了,圆润而饱满。
据了解,王成贤共种植双孢菇12000㎡,抬头望去有20个种植大棚,里面满满当当,足足有7层架子,双孢菇如同小精灵般整齐地排列在菌床上,长势格外喜人,每平方米可产30-40斤左右。
“我们除了和蔬菜批发市场合作,还上架了各大团购平台,如灰太狼生鲜、雨露空间、李菜产品生鲜超市等,忙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出2000-3000斤。”王成贤介绍道,双孢菇主要供应给长三角地区,除了秀洲本地人,深受杭州、上海等市民喜爱。
家住新城街道的徐女士便是忠实粉丝,每天总要购买一些,“用它来烧蘑菇豆腐汤,鲜得不得了!”
“一般双孢菇在11月上市,一直要持续到明年5月的中下旬,有时候10多个工人都忙不过来。”在大棚里,工人们每天6点起来就开始采摘、打包,一派繁忙的景象。
小小的双孢菇撑起大大的产业,不但带来了经济效益,还解决了当地近20人的就业问题,为王店搭建起了“共富金桥梁”。
但是产业发展哪有一帆风顺,对于王成贤来说,种菇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头一年,是最艰难的一年。
“我原来是嘉兴南湖学院的一位老师,教的是环境工程。在环境工程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农业废弃物的处理,简单来说就是秸秆、枝条、牛粪等处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资源化利用,种蘑菇就是很好的解决方式。”王成贤回忆道,2018年是转折的一年。
从三尺讲台走向田间地头,从书本理论到实践,从教育投身到农业,周遭的一切都充满了挑战。
“基质怎么调配?”“温度在多少°C适宜?”“通风情况怎么样?”……王成贤放下过去的成就,以一个初学者的心态去学习新知识,不光请教周围蘑菇的种植大户,还会专程去找专家技术员讨教,有时候在种植大棚一待就是一整天。
在6年的时光里,王成贤始终保持着“实地观察”的习惯,总会来到种植大棚,拿着温度计测量着温度,观察着双孢菇的生长情况,对于种植方法也是如数家珍。
“像水稻秸秆、玉米芯等,这些看似的农业废物,却是蘑菇种植的宝藏原料。”王成贤告诉记者,等蘑菇种好后,这些蘑菇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运用到农田当中,一方面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另一方面能够改良土壤,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看似普通的土壤基质,里头可有大讲究。
不光有着种植区的水稻秸秆、还有着从周边农户收过来的果树枝条、甘蔗渣、玉米芯,甚至牛粪是从内蒙古千里迢迢运来的,将环境工程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在秀洲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正绘就成一幅新光景。
来源:区传媒中心、王店镇
记者:徐金平
视频:钮玮南
编辑:姚雨婷
审核:张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