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著名的“红色记者”杨刚之女,继承了母亲良好的文化基因,在我国科技战线功勋卓著,带领科技人员打破了诸多技术壁垒,为我国的道路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她成为我国政府的高级干部之后,却因小失大,被捕入狱,玷污了母亲的一世英名,也给自己的后半生留下了污点。她就是交通部原副部长——郑光迪。
新中国莘莘学子
郑光迪是福建长汀人,出生于1934年。3岁时,因父母工作繁忙,不得不将其寄养在亲戚家。由于父母长期分居,导致两人感情破裂,一家变两家。
郑光迪后来又回到了母亲身边,从小目睹了母亲忙碌的身影和对工作的激情与热忱,心中无限感慨。
解放后,郑光迪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进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此刻的她,虽然已经25岁了,但对知识的渴望之心从来没有停止下来。郑光迪将自己“泡”在了图书馆中,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文献,汲取营养。
1952年,大学还没有毕业的郑光迪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这更增强了她为新中国的振兴,而奉献青春的决心和信心。
毕业后,郑光迪因成绩优异被选送到苏联留学了四年,提升了国际化视野,也让郑光迪学习到了更先进、全面的技术,为她独立创新埋下了伏笔。
筑路机械佼佼者
可以这样总结郑光迪的前半生,就是“与科技有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和创新家。郑光迪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交通科学研究院,这是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
郑光迪从普通的技术人员开始,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
虽然彼时处于“特殊时期”,但郑光迪竭尽全力从事自己的研究。有些设想无法付诸实验,她就先将想法画成草图,先存起来,等待时机进一步成熟。
在不断的钻研过程中,郑光迪的职务也在进一步提升,“特殊时期”结束后,她已经成为了院里筑路机械方面的技术专家。
而此刻,我国逐渐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想要致富,必须要修路,对于筑路机械的需求,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郑光迪的带领下,一种种全新的筑路机械被开发出来,技术先进,性能领先。当这些产品被工厂批量生产,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之后,不仅大大提升了修路效率,还为社会创造了不小的经济效益。
经过几年的设计研发,郑光迪带领的团队一共研发了七种产品,还有多项科技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别的大奖。
郑光迪成为了全国科技代表中的楷模,一时荣光无限。不过,那时候的郑光迪,依旧保持着对祖国、对事业的无限憧憬,心中没有一丝杂念。
一失足成千古恨
1979年,郑光迪得到了到英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无形中提升了郑光迪在学术界的地位。三年之后,郑光迪再次升职,担任了交通部副部长。但恰恰在副部长任上,郑光迪做出了有违组织原则的事情。
身为副部长,郑光迪手中握有实权,有些企业就看中了她的权力,想方设法求她办事而为自己谋私利。郑光迪的确为企业办妥了事情,也收受了不应该得到的酬金,于是,受贿罪成立。
2000年,郑光迪被拘留,两年后,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郑光迪由一名革命子女,成长为现代化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无比的荣光,可惜的是,党组织赋予其更高的权力之时,她没有把握住自己,最终锒铛入狱,令人遗憾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