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收藏!中医治流感,有这些防治方→

文摘   2025-01-10 19:48   重庆  

为有效应对流感

进一步发挥中医药

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和早期治疗作用

结合重庆本地气候、人群、疾病发病特点

及常见中医证型

重庆市中医院组织中医专家研究制定了

《重庆市中医院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中医药防治方(2024年版)》

供广大市民选择使用


儿童预防方


【推荐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黄芪6g、苍术3g、防风3g、紫苏2g(后下)、茯苓6g、大枣1枚


【煎服法】每剂加水约200ml,煎煮药汁约100ml。温服,每日1剂。3-6岁儿童:一日两次,每次约25ml;7-14岁儿童:一日两次,每次约50ml,建议连续服用3-5天。



成人预防方


【推荐处方】玉屏风散加减

黄芪15g、苍术6g、防风6g、桂枝3g、陈皮6g、大枣2枚


【煎服法】每剂加水约500ml,煎煮药汁约300ml。温服,每日1剂,一日3次,每次约100ml,建议连续服用3-5天。



儿童治疗处方


• 证型: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咽痒,痰白清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疏风解表,宣肃肺气

【推荐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6g、防风 6g、羌活6g、紫苏6g(后下)、桔梗6g、前胡6g、法半夏6g、陈皮6g、茯苓12g、白芷6g、川芎6g、枳壳6g、柴胡6g、炙甘草3g


本方适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恶寒、低热、无汗、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痰白为主要辨识要点。


 证型:表寒里热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头痛,咽痛,伴四肢酸痛,咳嗽,痰黄粘稠,鼻塞,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寒,清热解肌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蜜麻黄6g、苦杏仁6g、生石膏15g(先煎)、茯苓9g、陈皮6g、柴胡9g、法半夏6g、葛根12g、黄芩6g、桔梗 6g、炙甘草3g


本方适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痰黄、咽痛为主要辨识要点。


• 煎服法


以上证型处方每日一剂,每剂煎煮成约300 ml药液,餐后温服。3-6岁,每次60 ml,一日3次;7-14岁,每次100 ml,一日3次。



成人治疗处方


• 证型: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背痛,无汗,咳嗽,痰白,鼻塞,喷嚏,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解表,宣肃肺气

【推荐处方】 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15g、防风15g、羌活15g、柴胡12g、前胡12g、独活15g、枳壳12g、川芎15g、茯苓15g、桔梗9g、紫苏9g(后下)、大枣3枚、生姜9g、炙甘草6g


本方适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恶寒、无汗、身痛、鼻塞、流清涕为主要辨识要点。


•证型:表寒里热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咳嗽,痰黄,口干、口苦,咽干、咽痛,口渴喜饮,小便量少色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疏风散寒,清热解肌

【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蜜麻黄9g、苦杏仁9g、生石膏30g(先煎)、茯苓15g、陈皮12g、柴胡12g、葛根 18g、法半夏9g、黄芩9g、桔梗 9g、浙贝母12g、炙甘草6g


本方适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风寒入里化热为主要表现,如发热、咽痛、咳嗽、痰黄为主要辨识要点。


• 证型:湿阻中焦


【临床表现】低热,身体困倦,乏力,腹胀,口苦,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纳差,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芳香宣透,化湿和胃

【推荐处方】柴平汤加减

柴胡15g、黄芩12g、姜半夏9g、炒苍术9g、厚朴9g、茯苓15g、薏苡仁18g、广藿香9g、桔梗9g、陈皮9g、炙甘草6g


本方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合并胃肠道症状。临床以低热、腹胀、呕吐、腹泻为主要辨识要点。


• 证型:气虚外感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疲倦乏力、面白少华,食欲不振,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宣肺化痰

【推荐处方】参苏饮加减

人参6g(另煎)、紫苏12g(后下)、葛根12g、枳壳 9g、白术15g、防风9g、法半夏9g、前胡12g、茯苓15g、陈皮9g、桔梗9g、炙甘草6g


本方适用于体虚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咳嗽、咳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为主要辨识要点。


• 证型:风热犯卫


【临床表现】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咽干甚则咽痛,鼻塞,流黄涕,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口干欲饮,舌尖红,舌苔薄白干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推荐处方】银翘散加减

银花15g、连翘9g、竹叶6g、荆芥12g、牛蒡子9g、桔梗9g、芦根15g、甘草6g、桑叶15g、薄荷6g(后下)


本方适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风热感冒初期为主要表现,如发热、微恶风、咳嗽、咽痛为主要辨识要点。


• 煎服法


以上证型处方,每日一剂,水煎服,取汁约300ml,每日3次,每次100ml,餐后半小时温服。


• 注意事项


1. 以上治疗处方连续服用3-5天。如7天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2. 对本指引中的药物或食物过敏的人群禁用。


3. 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在执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推荐药物。


4. 老年人患呼吸道疾病后,早期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不典型,有时仅以恶寒、食欲下降、精神差为表现,或者原有的基础疾病的病情出现反复,例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5. 孕妇应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服药。


春节假期将至

人员流动将大幅上升

科融融提醒大家

外出做好防护措施

注意防范呼吸道、肠道传染病



来源:重庆市中医院

编辑:王娅萍

审核:杨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 > >


戴口罩!减少外出!重庆发布黄色预警




‍‍‍‍‍



老年性阴道炎冬天怎么过?专家这样说→

‍‍

分享

点赞

在看

重庆科技发布
传播科技创新最强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