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职业本科教育赋能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

文摘   2025-01-15 19:05   重庆  





2024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并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深化改革部署。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方位和宽领域的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职业本科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其创新发展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赋能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意义重大。


科技创新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

供给创新动力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科技创新正处于学科交叉融合、新场景不断涌现的关键阶段,创新将带动产业生态的变革。深挖科技创新将助力培育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集群,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职业本科紧跟前沿技术,以应用技术创新研究和应用成果转移转化为创新支点,在探索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中实现科技创新。


一是营造浓厚科研氛围。职业本科在科研上应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看齐,从顶层制度设计上,以“研究方向须聚焦产业发展、科研项目须来源产业真实需求、研发过程须与产业共性技术团队(企业骨干)深度合作、研究成果须解决产业真实问题”为原则,营造“人人做真科研”的浓厚氛围。


二是引育大专家构筑大科研平台。职业本科应主动引育比如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外籍科学家等大专家,聚集“高精特尖”技术创新型大人物,在构筑大科研平台要素集聚中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型科研队伍,加速应用技术创新研究,助推产业走向高端。


三是依托大项目服务高端产业。职业本科须结合自身特色研究领域,在解决“揭榜挂帅”大项目中分解梳理实际问题,提炼高端产业切入点,依托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平台为进行概念验证、项目遴选、可行性研究、工艺验证、性能测试、二次开发、技术熟化等成果转化提供多元服务,催生产业高端向高端产业迭代。


科教协同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

提供人才资源


产业高端与高端产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供给,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输送地。职业本科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能快速与产业岗位匹配,是建设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主力军。


职业本科育人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为指引,针对新质生产力形成要素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是以产业高端岗位需求为牵引,深化传统教学改革。在研究分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超前”“超常”“超规”产业结构变化中,快速调整学科(跨学科)专业群(跨专业群)的布局。根据生产工艺和流程等变化,快速优化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培育适应产业链岗位高端化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以“多链成群”发展高端产业为契机,推动学科专业群创新。基于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资源,依托科研平台、高价值专利和科技金融服务等要素,集聚相似产业链成群,产业链群中高精尖企业深度与学科专业群创新融合,实现学科专业群中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流程再次改造升级。


三是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职业本科育人除掌握扎实技术技能外,还应该具有技术革新、技能迁移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主动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成果转移转化、工程应用实践等,将以上成功案例转化为课堂资源,不断提升学生科研素养、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培养掌握前沿技术的创新型卓越工程师。


现代职教体系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

实现系统支撑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伴随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迅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提供系统支撑。


职业本科不仅需要着眼“专—本”层次的高质量发展,也要瞄准高层次职业特色育人,不断完善现代职教体系。


一是联合“大学大院大所大企”解决产业新需求,探索职业本科“专业硕博”设置新路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既要稳步扩充重点产业本科层次的规模,还要主动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搞联合,发挥他们在产业中领头羊的作用,提高职业本科学科专业育人标准,共同探索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设置的新路径,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保障。


二是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联合体、行业共同体”多方协同机制建设,让产业高端走向高端产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深挖多方内生驱动力,让政府部门、链主企业、链上企业与高等职业院校紧密共生,激活各方作用,让产业高端向高端产业流动。


三是秉承开门办学理念,让技术成果双向流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将解决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的技术研究建立双向沟通交流路径,积极学习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行业、产业、企业标准,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职业本科展现给世界,提升我国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聂强,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重庆高技能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付婕,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讲师。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科教融汇一体化培养职教本科创新人才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辑:王娅萍

审核:杨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 > >


全市先进!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获评2024“报媒融合创新先进单位”




‍‍‍‍‍



铁中毒?致癌?春节“顶流”水果还能吃吗?真相来了→

‍‍

分享

点赞

在看

重庆科技发布
传播科技创新最强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