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战略决策,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提升市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要求。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等三者的关键枢纽,高等教育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桥头堡和策源地。
新征程上要把党建统领贯穿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建立健全以党建统领推动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体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胜势,奋力写好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的高分答卷。
在凝聚思想共识上,要从全局和长远着眼
以党建统领推动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事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是从理论维度“强站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两个大局”的时代高度,以非凡的思想洞察和深邃的理论洞见,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原创性科学概念,并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互构共生关系进行深刻论述,为以党建统领推动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根本指引。
二是从历史维度“拓视野”。人类历史长河中生产力质态的每一次新跃升,无一不是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为先导、科技为驱动、人才为支撑,进而实现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过程。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引领高等教育在实践中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强劲动能,形成了丰硕成果和深厚积淀。
三是从现实维度“扩认知”。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标志着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在积累与沉淀、扬弃与创新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又一次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革命性突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方兴未艾,虽然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因此,必须树牢战略思维和全局观念,着眼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当前与未来,充分认识以党建统领推动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切实增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在优化工作格局上,要从融合和协同着眼
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彰显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是贯通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全链条全周期全流程的一条“红线”。
一是在把牢“定盘星”上下功夫。明确党组织在统领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中当“主角”、抓“主业”、扛“主责”,探索把党组织建在特色学科上、高端平台中、核心团队里,推动党的建设工作体系与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工作体系深度融合,始终握稳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方向盘”,以“红色堡垒”护航高等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奔赴”
二是在壮大“主引擎”上下功夫。党的领导只有“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才能有形有效、有声有色。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一体提升,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地方党委政府、高校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让顶层设计更有高度、理论武装更有厚度、工作落实更有力度,以党的建设“主引擎”驱动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
三是在打造“共同体”上下功夫。打破区划界限、条块分割、层级屏障,以“大党建”构筑“大格局”,发挥党政合力,联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科协组织等打造同向同行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创新联盟、产学研融合平台,开辟党建统领下涵盖更广泛、协调更高效、服务更精准的“一核多元”工作体系。
在创新实践探索上,要从务实和求新着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持以改革之势、挺膺之姿、创新之策、恒久之功,使高校切实担负起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使命。
一是科学把握“立与破”,做到谋定而后动。坚持破除制度障碍与加强制度供给相结合,健全以党建统领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体系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有机融合,努力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新生态。
二是科学把握“稳与进”,做到稳中求进。坚持党建统领地位不含糊、确保教育发展方向不偏移、提升科技创新效能不止步,推动高等教育对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三是科学把握“取与舍”,做到取舍得当。以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主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和科技发展新趋势,推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实现量质双优,更加注重学科跨界交叉,更加注重急需人才培养。
四是科学把握“共性与个性”,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党情国情、社情校情实际,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结构,坚持打造党建样板与高质量发展案例相结合、发挥优势与彰显特色相结合,以党建“强能”促进教育“聚能”、人才“增能”、科技“释能”,在新的起点上绘就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篇章。
作者:覃元理、徐富霜,重庆理工大学。本文为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党建统领下高等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ZD02)的研究成果。
编辑:王娅萍
审核:杨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 > >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