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科技竞争力位列前三:渝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
《报告》显示,2023年全市区县科技竞争力排名前3位的区县依次是渝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
区县科技竞争力分区域排名情况如下:
• 主城都市区排名前5位:渝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江北区、九龙坡区;
• 渝东北三峡库区排名前3位: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
• 渝东南武陵山区排名前3位:黔江区、武隆区、石柱县。
同时,2023年排名上升的区县有沙坪坝区、北碚区、南岸区、大渡口区、长寿区、渝中区、万州区、武隆区、南川区、奉节县、秀山县、巫溪县、黔江区、开州区、云阳县、石柱县。
重庆七大行业科技竞争力跻身全国前十
《报告》显示,2023年,重庆市十二大重点行业中高端摩托车行业科技竞争力居全国第2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处于第4位,新型显示处于第6位,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服务均处于第8位,先进材料、轻合金材料、轻纺分别处于第10位、第11位、第12位,生物医药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均处于第14位,新能源及新型储能处于第19位。
从区县来看,渝北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生物医药5个行业中排名第1位,涪陵区在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2个行业排名第1位,巴南区在高端摩托车、轻纺2个行业排名第1位,九龙坡区在轻合金材料排名第1位,新型显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排名第1位的区县分别为北碚区、江津区。
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总经理、副研究员赵德表示,重庆市有7个行业科技竞争力分别居于全国前十,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说明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产出不断显现,展现出良好的科技创新活跃度。
成渝协同创新5项一级指标取得新进展
《报告》显示,2020年来,成渝地区协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协同创新总指数从2020年的100.00(基期)提升至173.47,年均增速达20.16%。
5项一级指标都取得了新进展,2023年产业联动指标增幅最大,较2020年增长110.86%,年均增速达28.23%;其次是成果共享指标,较2020年增长107.2%,年均增速达27.49%;最后是环境支撑指标,较2020年增长77.78%,年均增速达21.14%。
相对而言,资源集聚、创新合作2个指标的年均增幅较小,年均增速分别为5.89%、15.17%,指数报告还从创新人才、科研合作、技术转移等维度总结凝练了2011年—2023年成渝地区协同创新亮点成效。
四川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所副所长曾婷指出,自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启动建设以来,成渝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联动、人才协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研究成果来看,2020年至2023年,成渝地区协同创新能力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成渝协同创新总指数年均增速达20.16%,总指数从2020年基期的100,提升至2023年的173.47。
来源:第1眼新闻、重科智库
编辑:王娅萍
审核:杨帆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 > >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