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22级博士生。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2024年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论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Science期刊同期配发了专门评述文章,认为该研究为理解沉降现象以及制定未来城市减灾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相关成果也被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等158家机构广泛报道。包括该研究在内,她所作的系列工作填补了研究国家尺度地面沉降格局的空白,并助力解决“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等重大课题,为推动国家山水文明建设与生态保护提供了关键理论依据。
01
问题驱动探索,探究城市基底
城市是我国发展的主阵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枢纽。然而,地面沉降,这种“城市之痛”,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对合成孔径雷达新技术的深度理解,胡晓梅在陶胜利研究员的指导下,历经四年,首次量化了我国82个大中型城市地面沉降格局,并搜集了1619条全国地下水数据,揭示了地面沉降的潜在成因和影响,肯定了我国在积极应对地面沉降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这一研究于2024年4月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相继被158家机构所报道。Science同期刊发了著名学者Robert J. Nicholls的评述文章,认为大尺度持续沉降测量为理解沉降现象以及制定未来城市减灾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兴趣指引方向,摸清生态家底
在北京成长的她,亲眼见证了城市从蓝天白云到雾霾围城,再到蓝天白云的转变,这一过程让她心中萌发了生态保护的深刻意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加深了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理解。在博士期间,胡晓梅全身心投入于生态环境研究,收集了大量森草基础数据,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依据。两年间,她参与了中科院‘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的“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过多轮技术攻关,成功开发了一套自动化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绘制了中国首幅米级草地地图,为研究草畜动态平衡提供了关键支持。此外,她还前往云南、河北和大兴安岭等地开展野外调查,真正地“走南闯北”,采集了大量激光雷达数据,为探索森林3D结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她参与构建了我国首个激光雷达数据共享平台,汇总862条激光雷达数据,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共享。同时,她还参与了本世纪初蒙古高原与云南高原水资源变化及保护的系统评估工作,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03
新知启发新智,以助学科跨界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她明确生态学也应与时俱进,主动与本校计算机学院仉尚航团队开展合作,聚焦于大模型与激光雷达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构建了首个面向森林场景的多模态点云大语言模型,探索全国森林结构的3D空间格局,以期在生态学领域做出创新型贡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导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胡晓梅将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求索,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胸怀国家之志,勇担使命,以青春之名书写奋斗华章。
来源 | 学生工作部
图片 | 胡晓梅
排版 | 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