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数字健康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携手牛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团队在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上发表了一种创新的智能心电图采集方法,通过监测光电容积脉搏波实现持续的心脏健康预警,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CVD)以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了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超过1亿人因此类疾病导致的并发症而死亡,而在中国,CVD的患病率更是呈持续上升趋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约80%的CVD的死亡病例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避免的。因此,早期预警和持续监测对于降低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12导联心电图(ECG)是临床中用于判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设备庞大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ECG的收集存在诸多不便。即便是便携式的心电设备,如智能手环,也需要患者主动操作才能获取ECG数据。此外,诸如心梗、心律失常等心脏异常情况往往具有突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这使得ECG的测量时机选择变得尤为困难。
与ECG不同,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数据通常由消费设备被动测量,因此适用于长时间监测,并能够有效识别心率失常等短暂的心脏事件。但是由于PPG信号属于外围测量信号,直接从中分类或预测心脏异常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PPG的预测推断常仅限于推导生理参数(心率、呼吸频率等)或明显的心脏时序异常,如心房纤颤/扑动(“心悸”)。
研究人员结合了二者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名为双卷积注意网络(DCA-Net)(如图1)的创新方法,用于基于ECG异常的PPG分类。该方法通过可持续监测且普遍存在的PPG信号,识别出ECG的显著异常时段,从而提示用户进行ECG测量,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心脏风险。
图1:DCA-Net 方法
DCA-Net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网络结构和注意力机制。该网络主要由ResNet+DCA模块和卷积注意力模块组成。顶部图显示了 ResNet+DCA 模块,该模块取代了主干模型中的普通 ResNet 模块。卷积注意力模块(右下)按顺序分别在“通道维度”上进行卷积以实现通道注意力,以及在“时间维度”上进行卷积以实现时间注意力(左下)。
DCA-Net中的卷积注意力机制在不增加模型复杂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了其对PPG信号中关键信息的关注能力。通过计算不同通道和不同时间点的注意力权重,DCA-Net能够自动调整其对PPG信号的关注程度,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出ECG的显著异常时段。这种自适应的注意力机制使得DCA-Net在处理复杂多变的PPG信号时具有更高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研究人员在MIMIC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DCA-Net取得了出色的性能表现,AUROC(曲线下面积)大于0.9和AUPRC(精度-召回率曲线下面积)大于0.7。此外,在一个与MIMIC数据集不完全匹配的独立数据集上测试时,该模型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泛化能力(AUROC > 0.7 和 AUPRC > 0.6)。此外,DCA-Net还通过注意力模块为临床解读提供了多维度的可解释性,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如图2)。
(a)正常信号
(b)异常信号
图2:DCA-Net 正确分类的正常 (a) 和异常 (b) PPG 信号示例,及其在网络中第 1 至第 4 层中的时间注意力权重(从下到上的热图),颜色越亮权重越重。
这一研究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波监测实现对心电信号异常的预警,为心血管疾病的持续被动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