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急症的“教科书式操作”!转给身边人,这些技巧能救命→

文摘   2024-09-13 20:49   广东  


科普、专业、严谨

本文审核专家



在日常生活中
意外时有发生
心跳呼吸骤停
气道异物梗阻、中风、创伤……

面对大大小小的意外
你知道如何正确急救吗?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

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

定为“世界急救日”

今年的9月14日是第25个“世界急救日”



跟上南小六

一起学习必要的急救技能吧


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和AED来帮忙!

心脏骤停后的最初4~6分钟被称为“黄金时间”。在这段时间尤其是4分钟内有效实施心肺复苏,及早取得AED进行心电监护,及早实施电除颤,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心肺复苏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急救技能,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

▲图源:网络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作为第一反应人需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判断患者反应,检查呼吸。如果患者无反应、无呼吸,立即呼救请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取得AED,同时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
胸外按压

施救者首先暴露患者胸部,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深度5~6 厘米按压频率100~120 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第二步
开放气道

检查患者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使患者下颌角及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第三步
人工呼吸

施救者用嘴罩住患者的嘴,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翼,吹气2次,每吹完1次松开捏鼻的手一次,每次约1秒,吹气时应见胸廓隆起。


第四步
循环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循环做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30:2),每5组评估患者呼吸和脉搏。


第五步
尽快电除颤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电击除颤后,立即继续实施心肺复苏。2分钟后AED会再次自动分析心律,确定是否需要继续除颤。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患者恢复心搏和自主呼吸,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气道异物梗阻

“海姆立克”了解一下!

气道异物梗阻的识别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常不由自主地以一只手或双手紧贴颈前喉部,称为“V”形手势。


轻度的气道梗阻症状,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争取排出异物。


严重的气道梗阻症状,但意识清醒,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方法施救:


成人和儿童篇
1、
背部叩击法

第一步:施救者站到患者身后,用一只手支撑患者胸部,让患者前倾(腰部向前弯曲),利于异物从口中排出,而不是顺呼吸道下滑;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第二步: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患者两肩胛骨之间用力叩击5次

第三步:每次叩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

2、
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第一步:当背部叩击不能解除患者气道梗阻时,立即实施腹部冲击;


第二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或单膝跪在患儿身后,用双臂环绕患者腰部,让患者弯腰前倾;

第三步: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剑突和肚脐之间(脐上两横指),另一只手握紧此拳,用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重复5次;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第四步:每次腹部冲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3、
自救腹部冲击法

当无他人在现场相助,打电话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时,可以采取自救腹部冲击法。

第一步:患者一只手握拳,用拳头的拇指侧紧抵剑突和肚脐之间(脐上两横指处);

第二步: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头,用力快速向上、向内冲击。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还可选择将上腹部抵压在一块坚硬的平面上,如椅背、桌缘、走廊栏杆等处,弯腰并连续向内、向上冲击,直至排出异物。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一图简版,速存了解

↓↓

▲图源:网络


婴儿篇



1、
背部叩击法

第一步:施救者坐位或蹲位,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保护婴儿头颈部,将其头低脚高放于前臂上;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第二步: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部,使头轻度后仰将婴儿翻转为俯卧位使其俯卧在施救者手臂上,头低于身体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第三步:施救者用一只手的掌根部在婴儿两肩胛骨之间叩击5次;

第四步:每次叩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

2、
胸部冲击法

当5次背部叩击不能解除婴儿气道异物梗阻时,立即实施胸部冲击法。

第一步:施救者坐位或蹲位,用两只手及前臂固定婴儿,将其翻转为仰卧位,保持婴儿沿着施救者手臂的方向,头低脚高顺放(或横放)在大腿上;

第二步:施救者用一只手的中指和无名指(或食指)并拢,在婴儿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垂直向下冲击按压,重复5次,深度约为婴儿胸廓前后径的1/3;

▲图源: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第三步:每次冲击后检查气道梗阻是否解除,如果解除,不必做满5次,如果梗阻没有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

注意:避免盲目使用手指清理呼吸道,如婴儿口腔内有可视异物,施救者可用小指清除。

气道内异物被清除后,即使看起来状态良好的婴儿,也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损伤气道或其他内脏器官。

婴儿一旦意识不清,立即小心地将婴儿移到一个坚硬的平面上;如果还没有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呼叫;开放气道,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进行心肺复苏。


脑卒中抢救

使用“BEFAST”识别并立即送院!

脑梗塞发生后,尽快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在脑梗塞的急救中,黄金时间通常指的是从发病开始的6小时内。在这个时间段内,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脑细胞的损伤。大数据研究表明,如果病人可以提前就诊,每提前15分钟,可换来1个月的生命时间,降低4%的院内死亡率。


因此,一旦出现脑梗塞的症状,如突然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到达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如何识别脑卒中,使用“BEFAST”这个记忆方法:


▲图源:网络


当急救人员到达时,请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症状描述,包括发病时间、症状的具体表现以及任何已知的健康问题或过敏史。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急救人员迅速判断病情并采取正确的救治措施。
创伤处理

尽快联系专业医疗机构

外伤发生后,急救的黄金时间通常为伤后6到8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防止伤势恶化,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图源:网络


因此,一旦发生外伤,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联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处理。当然,以下是一些关于外伤急救的进一步建议,这些建议可以在黄金时间内实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保持冷静:冷静的头脑能帮助你更好地判断伤者的状况,并做出正确的急救决策;
评估环境:确保你和伤者都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避免进一步的伤害。如果环境不安全,应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带;
检查呼吸和循环:立即检查伤者的呼吸和循环状况。如果伤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CPR);
控制出血:如果伤者出血,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使用干净的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减缓或停止出血;
固定骨折:如果怀疑伤者有骨折,应尽量避免移动伤者的受伤部位,并使用夹板或其他可用物品固定骨折部位,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处理伤口:对于开放性伤口,应使用清洁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以减少感染的风险。避免使用可能含有细菌的物品(如纸巾或棉花)直接接触伤口;
保持体温:如果伤者处于寒冷环境中,应采取措施保持其体温,如使用毛毯或衣物包裹伤者;
寻求专业帮助:在采取初步急救措施后,应尽快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或急救人员,以便伤者得到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

▲图源:网络


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急救原则。实际操作中,应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和急救知识来做出决策。

如果你不确定如何进行急救,请立即联系专业医疗机构或急救人员。



南海六院急诊科

南海六院急诊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科室。

▲急诊科医护团队


科室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为分诊区、候诊区、抢救室、观察室、输液室5个部分。抢救复苏区共有抢救床位3张,设置有创伤单元及卒中处置单元,为各类急危患者提供快速抢救和诊治;普通诊断区设有5间诊室及1间外科专用诊室,能满足普通急诊需求;观察室有观察床位13张,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观察医学诊疗。

▲急诊科环境


科室配备了心肺复苏仪1台,呼吸机4台,床旁超声仪1台,心电监护仪24台(中央监护),同时配备充足数量的输液泵、注射泵、心电图机、除颤仪、成人喉镜、小儿喉镜、床旁检测仪等多种先进抢救设备。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清创缝合室、输液室均配有中央空调。

▲急诊科配备专业医疗核心设备


科室能开展各种急危重症的院前、院内抢救,气管插管、电复律、电除颤、胸外按压、药物等心肺复苏以及心脏、呼吸骤停、各种中毒、重型脑出血、急性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呼衰、支气管哮喘发作、上消化道出血、各种休克、昏迷、惊厥、创伤等抢救。

急救能力位居区、市前列
急诊科近年来参加各级急救技能竞赛
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急救为民

我们急诊科

24小时全天候

全年无休

永远“救”在您身边!






供稿 | 急诊科 林良盖

修改 | 苏绮玲

编辑 | 王颖欣

一审一校 | 苏绮玲

二审二校 | 林松青

三审三校|方玉健










声明:

1.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图文,请在后台联系小编处理;

2.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

3.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邮箱:316266720@qq.com,我们将予删除。

4.本文仅为医学科普,不作商业宣传。

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
医院专家坐诊信息、健康科普、品牌宣传、动态新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