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茵茵、古树环绕、建筑点缀、景观醉人……大运河畔,百狮园对岸,南川楼南侧,一片绿荫掩映下,沧州给水所公园矗立着,静静地等待着水月寺小学小记者们的参观。
参观给水所公园
沧州给水所是津浦铁路的配套设施之一,始建于1908年,与沧州段铁路同步建成。最初建在北吊桥(永济路上的运河桥)附近,后来搬迁到南川楼附近。1910年,为了保障火车用水,铺设了输水管线从南运河东岸盐场水厂至火车站。1937年至1941年,日军改建了水塔并在南川楼新建了给水所,修建了5个水池,抽取运河水进行净化后通过地下管道供给水塔,并铺设了直径150毫米的输水管线通至火车站。
记录给水所历史
让我们携手走进这座文化的宝库,感受那份源远流长的历史韵味,用我们的文字记录下这段历史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小记者文字展示
10月30号,我们水月寺小学5年级全部的小记者从早上出发一直走到我们的目的地—“沧州给水所”。
给水所建造于1939年日军侵华时期建成并使用,通过抽取运河水净化后,经地下水管道,送到火车站旁边的的水楼子,给蒸汽火车供水的一个场地,直至1947年沧县解放才归人民管制使用。
进了给水所的大门后,再往前走几百米,就会看见有一个被围起来的、很大的水闸,水闸中间有一根古老而又沉重的一根钢柱,钢柱为日本侵略者所建,上铸有“昭和十五年”等字样。
再往前走,就是给水所的历史过往:
1939年(民国28年),日本侵略者在沧州市南川楼附近新建给水所,用于抽取运河水,净化后向火车站水塔供水。
1973年,由于气候变化,运河水逐渐干涸,以至于无法供水,给水所被迫停止运转。
2022年,伴随着大运河沿岸的生态改造,沧州市政府对给水所进行了复建和改造,虽然它的供水功能早已停止,但是,它向人们展示和诉说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既有被侵略、被压迫的屈辱,更多的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英勇豪迈!
屹立在我眼前的沧州给水所,仿佛是一枚历史的印章,见证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绽放光华,让我们永远的铭记历史吧!
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承载着记忆的小船,成为岁月的记忆。在沧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给水所旧址公园便是那么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给水所建于一九一一年,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一九四七年沧县城未解放前,它一直在被日军所用,水匣池上有一根钢柱,上铸有"昭和十五年"字样,这两根钢柱是日本侵华最有力的罪证,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过滤池中的水源源不断,它将大运河水中的的物质进行过滤,然后供应给人们。
给水所旧址公园的修复,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国耻的铭记。在这个旧址公园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它更是一个教育基地,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那段历史的真相。
随着历史的推移,时代的变迁,上世纪70年代,大运河渐渐干涸,无法为铁路供水.沧州铁路给水所和水塔被迫停运,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它所承载的记忆,是不会被遗忘的。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给水所虽然不会发挥以前的作用,但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将不会被遗忘.让我们在给水所的历史见证中,感悟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汲取前行的力量与动力吧!
给水所旧址公园的历史见证
五年级一班 范雨萌
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成为岁月的见证。在沧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给水所旧址公园便是这样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这座给水所始建于 1911 年,见证了时代的更迭与变迁。在 1947 年沧县城解放之前,它一直被日军所掌控,水匣池上方那铸有“昭和十五年”字样的钢柱,便是日军侵华最有力的佐证。它就像沉默的纪念碑,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忘却历史。
过滤池中的水流淌不息,它将大运河水中较大的杂质和泥沙、悬浮物等进行初步过滤,为人们提供着清洁的水源。这座给水所旧址公园的存在,是科技与文明在那的体现。
给水所旧址公园的建造,是对历史的敬畏和铭记。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深沉,了解到蒸汽时代水的运用。它不仅是人们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教育基地,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历史的真相。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在不断进步。上世纪 70 年代,运河逐渐干涸,无法再为铁路供水。沧州铁路的给水所和水塔也被迫停止了运转,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记忆,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水所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记录者,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铭记历史,为未来的发展不断努力拼搏。
寻找给水所的蜕变
五年级三班 黄墨骁
给水所的历史与变迁
五年级三班 赵嘉旭
给水所的历史见证与变迁
五年级四班崔家程
在时间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事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成为岁月的见证。在沧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南川楼给水所便是这样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这座给水所始建于 1911 年,历经风雨沧桑,见证了时代的更迭与变迁。在 1947 年沧县城解放之前,它一直被日军所掌控,水匣池上方那铸有“昭和十五年”字样的钢柱,便是日军侵华的有力罪证。它如同一座沉默的纪念碑,时刻提醒着我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过滤池中的水流淌不息,它将大运河水中较大的杂质和泥沙、悬浮物等进行初步过滤,为人们提供着清洁的水源。这座给水所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是科技与文明在那个时代的体现。
给水所生态公园的建造,是对历史的敬畏和铭记。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沉,了解到蒸汽时代水的运用。它不仅是一处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教育基地,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到那段历史的真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上世纪 70 年代,大运河逐渐干涸,无法再为铁路供水。沧州铁路的给水所和水塔也被迫停止了运转,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记忆,却永远不会被遗忘。
回首往昔,给水所见证了沧县城的兴衰与荣辱,它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记忆中的珍贵片段。尽管它已不再发挥原有的作用,但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我们应当珍惜这些历史遗迹,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精神动力。同时,我们也要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的教训,不断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在给水所的历史见证中,感悟岁月的沧桑与变迁,汲取前行的力量与勇气。
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水所的故事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记录者,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铭记历史,为未来的发展不断努力拼搏。
沧州南川老街给水所
五年级二班 汪子涵
日本司令部和威海道尹公需用水,大运河还逐渐干枯,铁路需用水,给水所一直给火车运水,现在就成了文化遗产,也对给水所进行修建,写对历史的敬佩,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这就是为历史的一枚印章,也对日本侵略者留下最好的证据,也是我们中华人民被侵略的日子,而且这个给水所也体会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现在想让现在的学生都知道我们就是国家的根,因为我少年中国少年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还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通过这次去给水所,我明白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也让我明白了中国人民的才华与智慧。
给水所的历史
五年级二班 蔡依静
清宣统二年(1910年),津浦铁路建成,由于处在蒸汽机车时代,推动火车前进的动力水源以及车上人们的用水均需要额外供水,因此在运河东岸盐场附近建设水厂,并由南运河东岸盐场水厂铺至火车站直径100毫米的输水管线,保障铁路用水。
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沧县城沦陷失守。津浦铁路沦为日军所用,因盐场水厂水量不足,日伪政权新建南川楼给水所,并铺设直径150毫米的输水管线通至火车站,额外铺设直径为100毫米和75毫米的供水管线,供日本宪兵司令部和渤海道尹公署用水。
1947年沧县城解放,南川楼给水所由人民政府接管。给水所久经风霜,见证了大运河对铁路长达一个世纪的哺育。残存的一砖一石,都刻满故事,是日军侵华最好的佐证。
1937-1941
1937年9月,沧县城失守,津浦铁路为日军所用,原有给水所供水短缺。日伪政权在南川楼新建给水所并改建水塔,将运河水净化后通过地下管道向水塔供水。
1970s
南运河河道逐年干涸或断流,为保证用水,开凿多口深机井,替代运河水进行供水。
1990s
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舞台,给水所和水塔的重要性也逐渐降低,后正式停用。
2020-今
老水塔作为大运河相关文化遗存,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得以保留。南川楼给水所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予以修缮更新、统一管理。
给水所生态公园的改造是对历史的敬畏和铭记也是对民众科普了蒸汽时代水的运用作为历史的一枚印章古老的场地也要绽放风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