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嘉宾、连锁百强、新锐汽修人、头部品牌
专项专修、新能源、轮胎底盘
出海、千万俱乐部、流量与IP……
12月1-2日,与100+大咖一起
聚力行远、共创未来!
席位已不多,长按下方二维码抢票!
▼
文章导读
工信部力挺燃油车,油电“双轮驱动”下,汽车后市场不用再焦虑了?
日前,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厂发展合力。
工信部这一表态,被业内视为汽车行业未来风向标。在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愈发明显的趋势下,对后者“力挺”的态度引发热议。
新能源发展前景毋庸置疑,其崛起之势也给燃油车带来不小冲击,后者的剧烈震动也让集体唱衰燃油车的声音越来越大。
而此次工信部的发声,让燃油车重回视野的同时,也放大了新能源车的短板。大多观点认为,由于现阶段新能源车在充电难、售后成本昂贵等方面不给力,燃油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非此即彼”争论中,工信部对燃油车的明确支持态度背后,究竟释放了什么信号?重新拥抱燃油车,对汽后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燃油车还是“香饽饽”
将和新能源车长期并存
工信部此次发声,几乎可以被当作是对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的发展。
需要明确的是,国家虽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但也从未表态过要放弃燃油车。
而市场对燃油车的误解,在今年9月已经爆发过一次。
彼时工信部公布《乘用车燃油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等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2.57-4.7L/100km”油耗标准,被认为是在“变相禁售”燃油车,因为燃油车油耗很难符合该限制标准。
实际上,这是车型燃油消耗量的目标值,并不是高于4.4L/100km的燃油车直接禁售;而且高于该限值时,车企可以通过多卖纯电车、购买积分等方式实现标准合规。
AC汽车在《“燃油车2026年被淘汰”纯属误读,40万修理厂从工信部征求意见稿中嗅到哪些机会?》一文中,对此也做了详细阐述。
从内燃机本身来说,其技术在很多领域仍然是主流;应用在燃油车上,其在高负荷下的效率优势,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车主们所说,新能源车在续航里程、充电便利、售后维修成本上存在的挑战,突显了燃油车在不少使用场景的优势。
另一方面,工信部强调,继续推进内燃机技术的研发,是为了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厂的发展合力,实现高水平转型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战略布局中,三纵之一就是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汽车;两者都搭载内燃机,因此推动内燃机技术上的迭代和突破,并不仅仅是支持燃油车,也是提升国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水平的表现。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能源是不可动摇的趋势,但市场依然离不开内燃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将长期并存,并不会互相替代。
奇瑞汽车某高管在近期广州车展上谈到新能源渗透率时表示,“油车不会消亡,未来依然会有30%-40%的市场覆盖。”
车市油电“双轮驱动”
后市场不需要再悲观?
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产销量持续攀升,技术水平和车型迭代速度也在加快。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车企普遍却处于亏损状态。据车企公布的财报显示,除比亚迪、特斯拉等少数车企盈利外,多数新势力都面临较为严重的亏损,已经有不少新造车企业倒闭退市。
而反观吉利、奇瑞、长城等传统车企,则是在燃油车业务带动下实现盈利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6月发布的《2024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意向购买用户中,41.42%的用户更倾向于插电混动车型,还有17.82%倾向于购买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仅有三成车主支持纯电。
因此,在盈利和销量的影响下,车企很容易在“油电”之间做出选择。
另外,新能源汽车在出海时也遭遇诸多挑战,包括欧洲在内的诸多国家,普遍存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力资源不足等问题,使得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出海时不确定性很大。反观燃油车的出口表现更优异,前三季度达到338.4万辆,同比增长32%,增幅接近电动汽车的3倍。
工信部明确定下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的基调,也是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更大视野出发,希望中国车企在实现新能源弯道超车的同时,以油电“双轮驱动”,带领中国汽车产业链更稳健出海。
有观点认为,在这一背景下,将会给后市场带来两个方面影响。
一是随着燃油车车龄变老,庞大的保有量让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零部件维修服务需求,持续保持稳定需求;而越来越多搭载内燃机的混动车和增程车辆,也将带来新的维保需求。
二是后市场将会持续洗牌,在新能源车不断渗透下,4S店和汽服门店不断被淘汰,直到和售后服务需求达到供需平衡。
以中国仍在不断增长的巨大汽车保有量,未来汽车后市场依然可期。关键是,确保自己能持续留在牌桌上。
往期热文回顾
❶ 一个残酷的真相:2025年燃油车销量将见顶,但新能源售后的春天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