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接力护送少年,这一刻,善意具象化了

政务   2025-01-14 17:58   浙江  

每天早晚高峰期间,在杭州地铁7号线新街站,总能看到一位18岁少年的身影。少年名叫小范(化名),他因早产导致脑瘫,需要依靠金属助步器行走。

然而,从2023年9月开始,小范的上学路变得不再孤单,杭州地铁的工作人员默默为他的出行按下了“加速键”。

每天,杭州地铁的工作人员们都会将小范扶上轮椅,协助他完成进站刷卡、上下楼、换乘,甚至还会“抢”着背书包。

地铁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小范(潮新闻记者 包一圣 摄)

这一年多来,他们一起走过的,不仅是温暖美好的出行路,更是见证勇气的成长之路。


1月8日下午5点不到,杭州地铁7号线新街站工作人员推着轮椅,静静等待在对应的车厢前。

十分钟后,小范推着金属支架走出车厢,工作人员立刻迎上前,将小范扶上轮椅,将他护送出站。

“今天比平时晚点哈?”“是啊,下课时动作慢了一些。”一路上,俩人有说有笑,就像一对老朋友。

在此之前,在小范出发的2号线杭发厂站和换乘的建设三路站,都有工作人员准时在车厢前等待,协助他完成进站刷卡、上下楼、换乘等一系列动作。

像这样默契的接力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前年9月开始,杭州地铁7号线新街站的工作人员就开始注意到,依靠金属助步器行走的小范,每天都独自行走在杭州地铁站。一般人或许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完成进站乘车一系列动作,男孩却需要花费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

时间一长,地铁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了这个坚强的少年。大伙儿也曾建议小范填写“关爱档案”,以便更好地为他服务。

让人意外的是,小范拒绝了,反复说了几遍“我要独立走”。

小范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独自下楼梯(潮新闻记者 包一圣 摄)

小范的这份倔强,让人心疼,也让人感动。于是,地铁的工作人员们暗自制定了一套默契的护送流程:每天早晨,从新街站到建设三路,再到杭发厂站,三个站点的工作人员轮流接力,确保少年上下车安全无碍。

工作人员们也了解孩子的敏感的内心,从不多说什么,只是在旁默默守护,甚至连送轮椅的动作都显得格外自然。

小范也很默契,总是提前准备好刷卡、安检,到了车站也会第一时间站起身,就是为了不耽误工作人员们的时间。


小范的父亲范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和爱人都在外打工,生活也压力不小。

夫妻俩以往每天都会去学校接送小范。不过,孩子上高中后,上下学时间跟他们的工作时间有冲突,没办法继续接送上下学。“考虑到孩子总有一天要独立,我就决定让他试着独立上下学。”范先生说。

从前年开始,夫妻俩开始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出行,不仅是为了培养他的独立能力,更是为了让他学会面对生活的困难。

小范每天的上学路线,是从地铁7号线新街站出发,到建设三路站换乘2号线,直到杭发厂站下车。上课的日子,他会在早上6点多起床,7点左右出门,上学的时间通常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

“有时候我说,今天要不要我陪你?他都会摇摇头说‘没事,我可以的’。”范先生说,儿子总是很懂事,从来没有抱怨过路上的辛苦。

起初,夫妻俩还不知道地铁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护送儿子。直到有一天,范先生陪着儿子坐车,有位工作人员没打招呼就推着轮椅过来,才知道有这么回事。

地铁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小范(潮新闻记者 包一圣 摄)

小范也常常会和父母讲起地铁里的一些暖心细节,让范先生和妻子感动又安心。比如,酷暑的日子,地铁工作人员察觉到小范在行走的过程出了不少汗,会贴心地帮他把衣服收进书包。再比如,有时小范的书包很沉,工作人员总会“抢”过去背。


少年每天的出行,牵动着两条线路工作人员的心。

每天早上,工作人员会推着轮椅,领着小范刷卡进站,扶他到爱心专座上坐好。等这班地铁出发,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把车厢号码告知2号线的工作人员,等候小范在建设三路换乘。

同样,等小范到达杭发厂站出站下车,同样会有一把轮椅早早守候。

“不管是他来或者去,我们车控室都会提前通知建设三路站,小范在几号门,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去现场接应一下。”杭州地铁七号线吴山广场站区副站区长陈婷婷说,他们也会通知司机,尤其注意这边有个无障碍乘客要上车了,提醒他要注意关门,不要夹到乘客。

“这一年多下来,让我最感动的,是他们没有把我当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残障人士看待,而是一位值得尊重和平等对待的朋友。”说到这,小范的眼眶有点泛红。

坐着轮椅出站时,天色已黑,路灯亮起。小范换回自己的助步器,向工作人员道别:

“谢谢,明天见!”

资料:潮新闻客户端

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