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做好防护
紧 急 提 醒
近期流感高发,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因此,我们特别提醒全市残疾人朋友,要高度重视甲流防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健康。
什么是甲流
流感病毒按照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
杭州疾控提醒
人感染甲流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乙流是不能提供有效免疫保护的,即使最近得了甲流,也还有可能再次感染乙流。所以,对于高风险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甲流的传播途径
甲流的主要传染源为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此外,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会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甲流具有较强传染性,传染期一般为一周左右,以出现症状2-3天为传染性最强时期。
甲流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甲流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感染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更重者会病情进展迅速,发展为肺炎、脑炎、心肌炎、诱发多器官衰竭等,甚至出现死亡。
甲流发病7天典型症状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感染后如何就医治疗
如果体温超过39℃,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如发热、浑身酸痛和难受,甚至出现咳嗽、气短等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小孩特别是婴儿感染甲流,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天,体温超过40℃,出现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抽风、精神萎靡,或者出现呕吐腹泻、尿量减少、哭的时候没有眼泪等脱水症状,都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当下有几种抗病毒药,它们的作用机制不同,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治疗甲流和乙流感染。
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14天以上的新生儿就能使用,而且妊娠期和哺乳期妈妈也可以安全使用;
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患者,目前不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妈妈使用。
请注意!
一般在出现流感症状的48小时内就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注意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对单纯流感病毒感染治疗无效。
此外,一些肝肾功能不全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先到医院进行综合评判。
如何预防甲流
积极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建议6月龄以上的人(无疫苗接种禁忌)接种流感疫苗,接种疫苗后,抗体保护水平一般可维持6个月,疫苗保护力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减弱。
要注意的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感染风险,降低流感病情严重程度,但并不能确保一定不感染。流感病毒类型多,变异速度快,疫苗难以防护所有类型的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情况每年更新疫苗成分,推荐每年接种以增强防护。
做好个人防护
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如需要去公共场所或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老年人非必要不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保护环境卫生
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此外,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等也是有效预防的做法。
家中出现甲流患者怎么办
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并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
尽可能由一名固定的、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
资料:人民日报、中国蓝新闻、杭州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