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共富的杭州样本 | 建德市:聚社会资源之光 燃助残风尚之火

政务   2024-12-16 19:15   浙江  

日前,省、市级主流媒体深入杭州各区、县(市)进行大调研、深访谈、聚众智、全记录,探究助残共富的杭州样本,以纸笔记录、用镜头定格,捕捉杭州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奋斗与收获。

今天,一起来看浙江日报系列报道:《建德市:聚社会资源之光 燃助残风尚之火》

2024

“现在我能自己走走,生活也能自理一些,感觉像重新活了一回!”杭州建德市大同镇黄山头村方奶奶(化名)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肢体二级残疾,常年生活不便。今年,得益于建德“精准康复”民生实事的实施,她从4月开始到大同镇康复之家进行精准康复训练。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方奶奶的肢体疼痛感有所缓解,功能逐渐恢复,康复效果明显。如今方奶奶可以进行短距离行走,恢复了部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方奶奶的故事,是建德残疾人在助残力量帮扶下提升生活质量的一个缩影。目前,建德市将重度(肢体)残疾人社区精准康复服务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以康复之家、康复站为主要服务点,为全市300名有康复需求的重度肢体残疾或家庭困难的残疾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康复服务。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扶残助残项目,建德市还有数十个。聚焦如何发挥社会全体力量助力残疾人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建德积极探索创新,在市直机关工委的牵头引领下,联合机关单位、国有公司、金融企业等17家部门单位,构建“17爱”助残党建联建机制,实现了助残资源从分散到聚合的转变。

活动现场

今年3月,建德市残疾人联合会正式启动“17爱”助残党建联建的筹备工作,围绕残疾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鼓励各单位突破现有助残政策局限,深度整合资源,结合各单位优势,精心策划推出一系列扶残助残项目。

5月,市直机关工委与市残工委携手发布《建德市“17爱”助残党建联建实施方案》,秉持助残队伍联建、助残活动联办、优势资源联享、品牌形象联树的核心理念,推出创业就业共富行动、残疾预防康复行动、社会保障提升行动、残健共享暖心行动、先锋领航帮扶行动五大专项行动,全方位、多层次地为残疾人提供精准且贴心的帮扶服务,首批亮相22个助残项目,服务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惠及残疾人3000余人次。

“通过汇聚各个单位的爱心力量,我们逐渐营造起了全市扶残助残的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让残疾人真正得到实惠与关怀。”建德市残联理事长傅殿红介绍道。

在创业就业共富行动中,市残联协同市综合执法局推出“爱心早餐车”,为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提供平台;建德农商银行推出助残“爱心贷”服务,截至目前,已服务残疾人30人次,提供贷款支持260余万元,为残疾人创业之路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全市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350人次,新增残疾人就业286人,还通过来料加工帮助50余名残疾妇女实现在家就业,多渠道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途径。

精准康复

“17爱”成员单位积极行动,与联系乡镇(街道)残疾人协会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帮扶责任与举措,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助残格局。市工商联率先垂范,深入结对的航头镇开展“商助残 促共富”活动,为“残疾人之家”送去了温暖的慰问品;在炎炎夏日,各单位纷纷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为残疾人家庭送去防暑降温用品和关怀问候;全市机关单位党员踊跃认领残疾人“微心愿”95个,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全国助残日期间,“红涌新安”助残惠民机关服务直通车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康复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康复体育进家庭

展望未来,建德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助残合作机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建德扶残助残工作的“金名片”,让更多残疾人沐浴在党的关怀阳光下,共享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在共富路上稳步前行。

采访札记


各个爱心单位从分散到聚合,能够真正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多元资源扶残助残。其实,社会的力量本就无穷,只要有牵头者,有共同的信念,就能创造巨大改变,也能助力残疾人朋友在共富路上一起同行。从工商联的慰问到机关单位党员认领“微心愿”,从“爱心早餐车”到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活动,这股爱心暖流在城市中流淌、接力,建德无疑树立了一个典范。

未来,项目的纵深推进,离不开深化机制、拓展服务,需要持续的热情与不懈的努力。残疾人事业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让我们共同营造社会和谐发展最美的风景。

资料:潮新闻客户端

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