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市级主流媒体深入杭州各区、县(市)进行大调研、深访谈、聚众智、全记录,探究助残共富的杭州样本,以纸笔记录、用镜头定格,捕捉杭州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奋斗与收获。
今天,一起来看浙江日报系列报道:《淳安县:探索社会化照护服务模式 全方位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
近年来,杭州市淳安县立足区域广、居住散、交通通达度相对欠缺等实际情况,聚焦区域内残疾人出行不便、托养照护服务需求大的现状,积极探索社会化照护服务模式,为残疾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
“淳安现有持证残疾人1.79万,其中老年残疾人占比达61.45%,部分人群缺乏自理能力,”淳安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汪鹏飞表示,“我们深知他们面临的生活难题,立足淳安实际情况,努力打通残疾人上门照护服务渠道,切实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构建行之有效的服务体系,离不开从顶层规划层面去精心雕琢、完善推进机制。淳安以县乡两级残联和第三方养老服务公司为核心、乡镇卫生院与村两委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建立起多方协同、社会联动的服务模式。如今,社会化照护服务已覆盖全县23个乡镇337个行政村。
为了汇聚更多的爱心力量,淳安成立“彩虹连心志愿服务队”,联合多部门共同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志愿队伍已吸引150名志愿者参与,累计服务残疾人近2000人次。
坚持需求导向,持续强化服务能力,同样是淳安社会化照护服务工作中重点关注的环节。“前期我们对1563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摸排,构建起重度残疾人家庭需求清单,针对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力求做到精准服务、贴心关怀,”社会化照护服务项目运营者、淳安县兰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晓兰表示,“服务中,我们也会进行照护服务满意度调查,值得欣慰的是,至今全县照护服务满意度达100%。”
做精康养护理服务、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从社会化照护服务延伸向更多残疾人生活品质提升项目,今年以来,淳安还启动了培育残疾人农村种养殖能手、“辅具智配”、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训练等项目,为不同需求的残疾人拓宽生活道路,点亮希望灯塔。
“下一步,淳安将从干部队伍建设、服务能力提升到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多个维度发力,持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为残疾人朋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淳安县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采访札记
构建完善的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并非易事,淳安从顶层规划层面悉心打磨,逐步构建起以残联、养老服务公司为核心力量,卫生院与村两委协同参与的模式,各方紧密相连,如同精密仪器中的各个齿轮,相互配合,有序运转,为残疾人生活提质服务开辟出一条明晰且可供借鉴的道路。
项目突破地域局限的枷锁,跨越现实难题的山岭,巧妙地整合多方资源,将散落的关爱与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聚焦残疾人多元而又迫切的需求,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内容,仿佛是一双双温柔而有力的手,实实在在地扶起了残疾人的生活,让他们在困境中重新看到了希望。采访当日,初冬的暖阳翩然洒在淳安大地上,当目睹他们,因得到悉心照护而展露灿烂笑容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淳安在残疾人事业背后所倾注的深情厚谊与笃定信念。
展望未来,期待淳安社会化照护服务能够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继续砥砺前行,向着精细化、个性化的更高目标稳步迈进。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毫无保留地沉浸于关爱的温暖阳光之下,在充满善意与关怀的环境里,自信而从容地生活,为构建一个更为包容、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添砖加瓦。
资料: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