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市级主流媒体深入杭州各区、县(市)进行大调研、深访谈、聚众智、全记录,探究助残共富的杭州样本,以纸笔记录、用镜头定格,捕捉杭州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奋斗与收获。
今天,一起来看浙江日报系列报道:《萧山区:就业优先,铺开残疾人的“幸福路”》。
谁能想到,一位残疾人还能反哺社会,带领大家奔富裕。
11月22日,冬天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杭州萧山瓜沥镇“灵里俏”巾帼共富工坊,残疾人灵灵(化名)正向居民讲解制作流程,展示藤编结构,分步演示解析藤编技法难点。一双双巧手在藤条间交错翻飞,一个个精美的藤编初见模样。
提起灵灵(化名)的蜕变经历,东灵社区陈飞立书记说,残疾人之家是引路人;是残疾人之家将灵灵(化名)从寂寂无闻的环境里,引上了乐观向上的求学之路;是残疾人之家引导灵灵(化名)学习藤编技术,鼓励她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社会的认可;最终,在残疾人之家的帮助下,从一名心智障碍的残疾人,成长为一名共富工坊的指导老师,反哺社会,成就一个传奇。
今年十月份,瓜沥镇妇联、瓜沥镇残联、东灵社区党总支联合打造“灵里俏”巾帼共富工坊,吸引了周边村社30人报名,残疾人之家中几位包括灵灵(化名)在内的手工技艺精湛的成员,担任指导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藤编艺术的奥秘。
灵灵(化名)的传奇,只是萧山就业优先,实现残疾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剪影。
从“输血”到“造血”,实现残疾人“就业梦”,萧山坚持“教育培训+就业” ,帮助残疾人提素质,强本领。在萧山,更多的残疾人像灵灵(化名)一样,通过培训走上工作岗位。
“萧山有残疾人培训基地。萧山区助残共富科创园为残疾人、贫困户等就业者搭建服务平台、提供科技孵化服务。像‘扬帆助残服务中心’培训团队与阿里云客服共同发起视障云客服基地项目,累计组织电商免费教学培训33期,培训残疾人3322人次,带动652名残疾人就业创业”,萧山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萧山精心为残疾人做精做优技能教培。比如,开设直播、咖啡师、茶艺、非遗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成果累累。胡春芳在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金牌,赵俊杰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项目第二名。
同时,做细做好社会教培。鼓励支持残疾人开展技能学习,主动融入社会,相关培训费用100%报销。
教育培训,只是一个方面。
萧山坚持“多元联动+就业”,为残疾人增渠道,强保障。
该区残疾人企业家联谊会会员企业涉及电子商务、网络直播、园林绿植、纺织化纤等行业,带动萧山区7052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以党建引领残疾人“共富工坊”建设,通过村企合作、社企结对形式,促进村社闲置劳动力就近就地灵活稳定就业。南阳街道近十分之一的残疾人家庭通过“南阳YOUNG”抢单系统参与缝伞工作,注册残疾人数已达493人,累计发放半成品伞 9.57万把。联合浙江省海亮融爱心智障碍人士就业服务中心,开展 “社区星同事 V2”项目,让心障群体融入社区生活实现就业;联合浙江省幸福助老基金会、杭州仁爱助残服务中心等公益组织,开展“蓝布湾多彩公益超市”项目,招聘残疾人主播和服务人员。
萧山还坚持“残健融合+就业”,为残疾人重平等,促共富。
在萧山,“隐翼天使”护航残疾人就业。萧山区谏远公益服务中心联合电商企业发起“隐翼天使”残健融合式就业项目,帮助 400余名残疾人现就业。圆通速递“ 圆梦行动”公益助残客服基地安置113名残疾人就业。联合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浙江省海亮融爱心智障碍人士就业服务中心,7位萧山籍心智障碍青年实现融合就业。
近年来,萧山区残联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采取“N+就业”模式,多渠道、全方位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目前,全区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达 72.05%,成功实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诉求的残疾人就业率达100%、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达 100%、有培训诉求的残疾人职业培训率达 100% “ 三个百分百”目标;全区已建立22个 “残疾人之家”,实现镇街全覆盖,530名残疾人在 “残疾人之家”工疗区实现辅助性就业,年均增收 2500元以上。
在萧山,就业优先,铺开残疾人的“幸福路”。
采访札记
踏入萧山区这篇充满温情的土地,一场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探寻之旅就此开启,每一步都似踏在柔软的心弦之上,奏响一曲关爱与希望的交响乐。用爱与关怀照亮特殊群里的前行路,让残疾人就业,实现自主增收,是硬道理;杭州市萧山区残联锚定助残共富跑道,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难题着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采取“N+就业”模式,多措并举,激发了残疾人的自强活力,促进了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因为这片土地上,爱与希望是永恒的灯塔,照亮每一位折翼天使的前行之路,引领他们飞向属于自己的璀璨星空,在那里,他们的梦想将与健全人的梦想一同熠熠生辉,共同编织出萧山区包容与大爱的壮丽画卷。
资料: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