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共富的杭州样本 | 滨江区:开辟助残新路径 齐绘共富同心圆

政务   2024-12-06 20:05   浙江  

日前,省、市级主流媒体深入杭州各区、县(市)进行大调研、深访谈、聚众智、全记录,探究助残共富的杭州样本,以纸笔记录、用镜头定格,捕捉杭州残疾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奋斗与收获。

今天,一起来看浙江日报系列报道:《滨江区:开辟助残新路径 齐绘共富同心圆》

2024

“您好,欢迎来到缤纷未来社区,我是在这里工作的员工,我叫贝贝(化名)。”在杭州市滨江区缤纷未来社区有位“心青年”(心智障碍青年),每次居民来访,她都会热情地向对方介绍自己,为大家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引。

贝贝(化名)今年19岁,通过面试评估,加入海亮融爱就业服务中心与爱德基金会启动的“社区星同事项目”,开始社区实习工作。在专业指导下,她快速掌握社区各项服务工作,同时,她性格热情、大方,非常适合社区工作。实习结束,贝贝(化名)在就业服务中心与爱德基金会的不断推动下,正式成为缤纷未来社区“社区公益性岗位”一员。

贝贝(化名)在社区的工作日常

现在,贝贝(化名)除了负责社区服务站的日常接待,还负责书吧管理工作。11月15日的“日常工作记录表”上,她工工整整地写下:“……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贝贝(化名)的背后,闪烁着海亮融爱星等爱心组织扶残助残的身影。

同样的故事,在滨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上演。

2024年2月5日,滨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暨高科技助残体验中心启用,其中,“滨滨享”辅助器具综合服务中心让残疾人眼睛一亮。针对残疾人、老人、妇女、儿童、意外伤者等群体全生命周期的辅具需求,该中心通过“志愿教、专业修、定期查、免费借”,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秉承“响应尽心、服务用心、维修精心”的服务理念,该中心先后组织辅具使用培训130余场,辅具适配210余人次、巡检维修近1000余人次,免费外借辅具350余人次,在“学雷锋爱心集市活动”中服务130余人次。尤其是与狮子会、仁泽公益等联合开展的公益活动,以及为杭州市脊髓损伤希望之家提供的辅具服务保障,受到大家欢迎。

……

企业联动,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是滨江区助残共富的一抺亮色。

滨江区残联联动恒生电子公益基金会双方共同签署了“助残共富高质量就业”合作协议,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微笑咖啡在恒生电子落地生根,深受听障人士好评。海亮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适合心智障碍人士的就业方式,先后推出如融爱星面馆的分布式支持就业、明康汇蔬菜加工的集中性支持就业、载家书屋公益性岗位的灵活性支持就业等模式,合计安置40余名残疾人。

外连企业,内修本职。

滨江区残联在残疾人权益保障,夯实残疾人就(创)业路方面,下足功夫。

滨江区积极探索多途径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依据残疾人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开展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的技能。积极协调区内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为他们争取合适的工作岗位。2024年度已为100余名残疾人争取到合适工作岗位。积极维护并做好用工企业的权益保障,为用人单位审核残疾人职工977家,向企业兑付超比例安置残疾人补贴和岗位补贴313万元。

滨江区助残共富的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滨江区山海协作,跨区域助力残疾人共富。该区创新“山海协作+”合作模式,把山海协作作为补齐山区残疾人发展短板、实现残疾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探索共同富裕路径的重要抓手。落实推进与朝天区残联合作的东西部协作、与泰顺县残联的山海协作、与淳安县残联的区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朝天区、泰顺县、淳安县残联帮扶资金150万元及时拨付到位,并做好帮扶项目跟踪监督。与泰顺县残联联合推出“残疾人就业共富帮扶项目”,在罗阳镇、凤垟乡、南浦溪镇等乡镇实现22名残疾人稳定就业。依托滨-泰山海协作和残疾人之家阵地优势,积极探索残疾人帮扶性就业机制,构建多方共赢的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成功打造7个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助力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增收共富,全年帮助泰顺县104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

爱心无界,情谊无价。滨江区爱心满满,大写“助残共富”华章。

采访札记


跨地域协作,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新的希望。杭州滨江区的成功经验不仅赋予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更多的理解与关注,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这一伟大的事业中,让每个残疾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来,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资料:潮新闻客户端

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