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如何保障高龄劳动者和残障人士等脆弱群体包容性高质量就业,让社会每一位成员都能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议题。
12月20日,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促进包容性高质量就业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吕玉林,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军,国际劳工组织中国与蒙古局局长李昌徽博士、项目官员武汝廉,全球商业与残障网络中国分支及融易咨询合伙人周海滨,北京大学法学院叶静漪教授等代表及全国总工会、中国企联、中国残联、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单位参加本次会议。
▲ 吕玉林(右)致辞
开幕致辞环节,人社部国际交流中心主任、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吕玉林指出,目前正值全人口结构性变化发展阶段,需要通过促进包容性高质量就业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今年9月,中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有限战略充分高质量就业意见》指出,将大龄困难就业人员动态管理援助制度落实到位,并创造适合老年人和残障群体的个性化岗位,通过赋能和充分融入,实现高质量就业发展,为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正义做出行动。
▲ 胡红生介绍杭州融合就业实践
杭州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胡红生受邀介绍杭州融合就业实践,他重点分享了杭州在融理念、融政策、融标准、融行动、融治理方面的先行探索,实践过程中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结合,发挥政策的牵引作用,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提升残障群体的就业能力。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杭州海洋天堂融合就业服务中心、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杭州知味观、星巴克北京手语门店相关负责人也针对残障群体融合就业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进行了经验分享,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政-校-企-社-家合作为残障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包容性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