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人文关怀和时代思考的纪实作品 | 家在漓江边

文摘   2024-11-26 12:36   山西  


家在漓江边


雷金息


2007年2月,漓江渡船。


漓江,因风景秀甲天下而享誉世界。


在游人眼中漓江处处是风景,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漓江就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005年4月,木龙洞义渡。


风景与众不同,生活大同小异。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美景,或朝霞、或夕阳,或蓝天白云、或朦胧烟雨,风光旖旎的漓江照片随处可见,却忽略了祖祖辈辈在漓江边吃“江里饭”的人们。于是,我从2005年开始将镜头聚焦生活在这些风景里的人,以平视视角,用纪实手法,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影像讲述发生在漓江边的故事。


2007年2月,围捕曾经是漓江沿岸的原住村民维持生计的方式。


2007年7月,大圩古镇通往漓江边的青石板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桂林人,我目睹了漓江和桂林这座城市的变迁。曾经乱采、乱挖、乱排、乱建、乱捕等行为得到了全面整治,有效保护了漓江生态资源。漓江沿岸,以往靠捕鱼维持生计的原住村民,也纷纷吃上了“旅游饭”。如今的漓江碧波荡漾,风光旖旎。



2008年1月,路边卖草莓的妇女。

2008年6月端午节,居民在岸边观看扒龙船。


一位作家写道:“我一直觉得有两个桂林,一个是游人眼中的桂林,一个是当地人生活的桂林。”我拍摄的是后者。我把自己融入了这片风景,也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捕捉到的每一个瞬间不是游人眼里的猎奇,而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


2008年10月,村民坐船到兴坪古镇赶集。


2008年10月,“渔翁模特”黄全德老人挑着鸬鹚给游人拍照,从吃“江里饭”转行吃“旅游饭”。


2008年12月,游人在漓江边拍摄“人民币上的风景”。


2009年8月,漓江支流遇龙河竹筏漂流,曾经的渔民转身成了“筏工”。


2013年3月,漓江边的岩洞里,两个小孩在玩“石头剪刀布”。


2017年2月,腊月里,村民制作糍粑准备过年。


2023年11月,上班路上的早餐。




自然与生命的共鸣

李兴华




漓江,宛若神州大地上飘逸的玉带,不仅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更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雷金息的《家在漓江边》这组摄影作品以深邃的人文关怀为引导,将镜头聚焦于生活在漓江边的普通百姓,把漓江的自然美景与沿岸居民的生活百态完美融合。通过细腻地观察和敏锐地捕捉,将那些平凡而真实的瞬间定格为永恒,让我们在欣赏漓江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人间烟火气。


雷金息自2005年起,便将镜头对准了生活在漓江边的人们,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场景,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漓江的自然之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品中,漓江的美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游客眼中的风景,更是当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镜头里,漓江边的木龙洞义渡、油麻滩牧歌、六合圩彩调、新城区崛起……这些场景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漓江沿岸的过往与现在,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历史沉淀。


颇为值得一提的是对“船上人家”这一个群体的关注。这些世代以捕鱼为生的船民,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与坚韧的态度。透过镜头我们看到了他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从容与坚定。这些船民的生活,不仅是漓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坚韧不拔、勤劳善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的母语“船上话”,那独特的口音和难以模仿的语调,成了漓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镜头下的他们无论是撑着竹筏半夜捕鱼的辛劳,还是黄昏时分归家时的欢声笑语,都是那么真实而生动,让人为之动容。


随着时代的变迁,漓江沿岸的许多事物逐渐消失,但雷金息用影像为我们保留了这些珍贵的记忆。《家在漓江边》还通过一系列细节刻画,展现了漓江沿岸的人文生态。江滩上的菜地、瓜棚,不仅是居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更是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这些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的美好,也让我们思考着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这种淳朴而真挚的人际关系。


《家在漓江边》是对漓江的一种致敬和赞美,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组作品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其娴熟的摄影技艺和独特的视角选择,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思考。他用镜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漓江,以及那份来自生活的温暖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自然与生命的共鸣。



 统筹 / 侯思远
审核 / 王   华
编辑 / 赵   霏
美编 / 盛璐婷



最近微信改版了

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人民摄影

设为星标哦~


人民摄影
专业摄影资讯,权威新闻报道,只做人民喜欢的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