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潜彤:文字记者眼中的摄影功夫 | 摄影漫谈(13)

文摘   2024-11-05 12:22   山西  


点击听文章




文字记者眼中的摄影功夫



以前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基本不搭界,各干各的,都颇为自得,认为自己干的是技术活。新时代的新闻摄影发生了哪些变化?该怎样守正创新?不妨换一种非专业摄影人的视角,“变焦”看一下。


经济日报社辽宁记者站站长  孙潜彤




文字记者眼中的新闻摄影


“读图时代”如今变成了“融媒体时代”,除了时效性、新闻性等要素更快更强之外,有两个明显变化:一是人人都是“摄影师”,拿起手机就拍照,新闻记者的分工不再泾渭分明。文字记者拍新闻图片多起来,开始向复合型记者精进;摄影记者也调动无人机航拍、后期剪辑等新技术手段,开始向更广阔的视野、更专业的本领延伸。二是高度视觉化的信息不再是文字信息的配角,新闻图片、视频等已通过各种媒介被迅速传播及大众认可。


但大众对好图片的期待是不变的:视觉冲击力和主题感染力。



媒体因此提倡记者做全能型媒体人,既能写又会拍,甚至会鼓捣无人机,摄录一体,编剪全通。这样一来,文字记者是不是抢了摄影、摄像记者的饭碗?我觉得现实是人人往摄影桌上“端菜”“加菜”,不存在抢饭碗一说。作为一名文字记者,我很少“跨界”,可谓摄影门外汉。但我有几次与经济日报资深摄影记者共同采访的经历,却坚定了这个认识:有些功夫还是在敬业的、专业的人那里,不断地散发光彩。


经济日报培养“大咖”级摄影名记者是有传统的。因为经济日报肯于“为摄影记者提供舞台,为好图片不吝版面”。“大咖”级的摄影人除了拍片经历丰富,往往有一些摄影思考沉淀、闪耀。比如“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新闻摄影的本质是真实‘细节’说话”“用真情实感、真实可信的影像,以小见大,印证社会发展变化,用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报道呈现历程”。新闻摄影不是一味抓拍就可以,图片蕴含着“思想”。虽然,新闻事件、新闻时机不可摆布、选择,但抓取什么样的场景,采取什么样的角度,却能反映出摄影人综合素养的“反差”。带着思想、带着“第三只眼睛”去一线抓“活鱼”,拍出来的新闻图片才有生命力、更具表现张力。有个性、有特色、质量上乘的新闻图片自带打动人心的力量、流量,即使不看图说,从画面中也能掂出分量。



文字记者眼中的新闻摄影佳作


文字记者眼中的上乘新闻摄影作品是啥样?暂且不论摄影技巧如何如何,评价好照片有个简单的尺度:让人过目难忘。比如,获得2009年“金镜头”新闻摄影年度评选金奖和第2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动漫百年:沈阳不慢》组照。其中一个画面让我记忆深刻。


记者拍摄的主人公是71岁老漫画家纪清和,他30年来潜心钻研手绘动画,曾创作我国第一部写实动画片《夸父追日》,可谓动漫百年进程中一位资深的动漫创作者。怎样通过镜头反映老一代动漫人孜孜矻矻的专注境界?经济日报摄影记者特意买了水果登门拜访,诚意沟通。纪老同意拍摄,但有一条要求:在晚上自然无打扰的工作状态下拍摄。这个看似普通的要求,却让我这个文字记者“一点辙都没有”。


纪老的画案不大,拍摄起来有难度,如何完成任务,要想正面拍摄,就得置身窗户外。总不能像蜘蛛侠一样悬挂在户外吧。欸,难不住摄影记者,他在现场寻找角度,最后决定站在对面楼阳台上把纪老埋头绘画的痴迷劲头“拉”到镜头里面。


真没想到,拍摄难度反而成就了独具一格的摄影角度。最自然最放松的工作状态,自然是看不见摄影记者才好。这幅照片在获奖的组照中特别显眼,在经济日报发表后被新闻摄影同行热赞,曾被人民摄影报以《动漫百年:沈阳不慢》为题整版刊用。


一般来讲,经济新闻图片很难出新意。不像抗险救灾等社会突发事件那样天然具有视觉冲击力。平常报纸版面上比较多的是聚焦路桥建设等重点工程的航拍图片,反映生动人物鲜活场景的相对少一些。经济生产生活的场景没那么多转瞬即逝的激烈场面,好像早一天拍晚一天拍,背景就在那里,没多大差异。其实不然,经济生活充满烟火气,离百姓最近,能否抓住经济生活的精彩瞬间、经济人物的生动表情,这考量记者善于发现的眼光。在普通庸常生活中提纯闪光点,正是摄影人的真功夫。平中见奇无疑是巧思,而巧思除了主观能动性,有时也看机缘。而机缘,总是青睐眼勤、心勤、腿勤的人。


“勤能出片”。为了拍出好图片,经济日报这位摄影记者为《动漫百年:沈阳不慢》这一个主题,一年之内从北京跑沈阳5趟。没有对事业的执著能行吗?没有精益求精的标准能成吗?打磨,对于文字记者而言就是补充采访、改稿。对于摄影记者而言就是反复找选题、找角度。而且,电话、视频连线采访都不能取代,摄影记者必须一次次到现场、在现场。



不辞辛苦是一种热爱,不计艰险更是一种热爱。这里可以再举一个例子。


经济日报今年9月3日的《视觉》版整版报道了一个社区(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这在中央媒体中比较少见。


这个社区有什么代表性吗?原来,多福社区是“两邻理念”的发源地。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这里提出了“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如今,“两邻理念”已成为沈阳、辽宁及全国范围社区治理的行动共识,全面开花结果、惠及民生。这又是一个“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的摄影报道,从百姓日常生活中抓取幸福感的点点滴滴。然而,要想完美呈现,难度系数9.0。


怎么用图片表现百姓藏在心中的温暖、幸福感?笑,确实是一种幸福感,但仅仅抓拍笑容是不够的。和拍摄主题相关不相关?为什么笑?有没有共情感染力?摄影人要心中有数,拍前有策划,拍后有取舍。这就显示出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搭档互补的好处,文字记者凝练主题,沟通策划,配文画龙点睛是长项。摄影记者长于镜头表现,思想力转化为视觉冲击力。老百姓话讲,文武搭配干活不累。


就像守候山顶日出,真功夫不是急功夫,很多情况是慢功夫。摄影记者为拍摄好此专题一连蹲守社区好几天,“踩梯子、爬楼顶、串门子、进广场”……跟居民聊天,参加他们的活动,让居民接纳你成为他们的一员。人同此心,万物同理。


作为亲历者,看摄影记者端着相机,扭曲着身体,似趴又蹲,顿生感慨:新闻摄影真不好干呀,摄影记者是真拼呀;文字记者真好呀,不用“登梯上高”冒风险。



为了抓取社区居民评选好邻居的生动细节,摄影记者手执长镜头,肩扛“长枪短炮”,爬到8楼(老小区没有电梯),再攀登铁梯子上到楼顶,找角度、抓时机,采用长焦镜头(70-200mm)俯拍。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摄影记者(因为在楼顶),所有人又都是摄影记者,每个围观的居民都高举手机拍摄“自己选出的好邻居”。这个场景定格后,被很多网站选用转载,当地网信办两日统计阅读量已过千万。社区居民专门给经济日报发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没想到,我们的‘小民生’‘小幸福’也能走上中央党报的舞台,居民纷纷传阅,看了又看。”多福社区还把刊登在经济日报《视觉》版的报纸镶框放在了“两邻理念”博物馆里。


经济日报“热点”、学习强国、百度、搜狐等多家媒体平台转发,中国日报为此专门出了一期宣传海报,封面就用的这张图片。


每一幅、每一组好的新闻照片背后,都饱含着作者对新闻摄影事业深沉的挚爱。其实,这个情理是普适的,包括每一篇好的文字报道也是这样产生的。


文字记者眼中的摄影阵地


与摄影记者对话,言及人民情怀这个永恒主题。一个共同体会是:新闻摄影首先得有百姓视角。不仅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百姓一员,更在于人民群众是最终的“审片人”。照片是否真实、朴实、笃实,是否接地气、有生气、持正气,群众心明眼亮,最有发言权。深深扎根群众中间,与百姓息息相通、血脉相连,新闻活水、拍摄灵感才会源源不断。


摄影记者记录时代的幸福感,自己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给能干爱干、实干会干者以更多更大的舞台。作为文字记者,有什么比上头像的署名专栏更酣畅、更有成就感?近3年来,经济日报一连为十几个年轻文字记者开辟署名专栏,各种鼓励保驾护航,“让你出名让你壮”。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可以一个人一口气出一整版的摄影报道,《视觉》版也由过去一周一块、一周二块,变成现在的一周三块,下一步还要给《视觉》版增加刊发频率。


阵地多了却不能“注水”,如何保质量?开门办报,搭建平台,吸引更多摄影人前来“唱戏”。


举个例子。自 2021 年春节以来,经济日报已连续举办 三届“春节七天乐”全国新闻摄影征集活动,累计收到海内外参送作品 132308 幅(组)。征集活动兼具新闻性、可视性、趣味性、互动性,既连天线,又接地气;既具高度,又有温度;既反映国情,又体现人情。报社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报网端微和海外平台采集、编发、推广、呈现一体推进、排浪式传播格局。为“中国年”营造欢乐祥和浓厚氛围的同时,极大丰富了报社全媒体图片资源,在海内外产生了热烈反响。


不少读者反馈,经济日报最近三年变化真大,重磅系列报道“层出不穷”,浓墨重彩的文字报道多了,多姿多彩的图片报道也多了。《视觉》版有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贯通矩阵,有了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多样表达,有了跨域、跨界的传播影响。


阵地大了,要求高了,办法多了,口碑好了。新闻摄影人就这样与自己的舞台一起成长着,进步着。连我这个文字记者也按耐不住,开始采编拍合一,逐渐地往摄影“餐桌”上端自己的“小菜”,很多新闻摄影作品被报纸和新媒体采用。尝到甜头,就刹不住了。



 统筹 / 侯思远
审核 / 王   华
编辑 / 赵   霏
美编 / 盛璐婷



最近微信改版了

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人民摄影

设为星标哦~


人民摄影
专业摄影资讯,权威新闻报道,只做人民喜欢的摄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