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视光讲科普 | 眼睛老花了,怎么办?

科技   2025-01-27 13:18   四川  



编者按

眼睛作为人类接受信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其重眼睛作为人类接受信息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与本刊联合打造的“北大视光讲科普”专栏,期望向眼视光专业从业者分享眼科特检、眼镜验配、疑难病例及近视防控进展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基层科学矫治,规范诊疗,落实防治结合,提高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加强建设基层服务能力和科普能力,进一步构建优质高效的眼健康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期的眼健康服务。本栏目由北京市仁医盛商贸有限公司特约刊登。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一般在40~45岁,会逐渐出现近距离工作困难的问题,这种由于年龄增加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即常说的“老花眼”。


1. 为什么会出现老花眼?



老花眼发生和发展的本质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晶状体逐步成熟和老化,导致在近距离视物时调节力不够用,且随着调节力的下降,老视程度会逐渐加重。此外,老花眼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与个人基础屈光状态、用眼习惯、职业、爱好及全身状况等有关。



其一,屈光状态会影响老视症状出现的时间,未行矫正的远视眼较早发生老视,近视者发生较晚。配戴接触镜比配戴普通框架眼镜的近视者较早出现老视,远视者正好相反。


其二,调节需求与工作距离有直接关系,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者比远距离工作的人们更容易出现老视症状。如一位从事近距离精细工作的修表师傅对老视的主观感觉就会比观看远距车辆和交通灯为主要任务的交通警察强烈得多。


其三,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如长手臂的高个子比短手臂的矮个子有较远的工作距离,需要比较少的调节,因此,后者较前者早出现老视症状。


其四,由于温度会对晶状体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患者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一大影响因素,如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们易较早出现老视症状。


此外,由于药物对睫状肌有所影响,所以服用胰岛素、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痉挛药和利尿药的患者,会比较早出现老视。对于常年使用缩瞳剂的群体,由于瞳孔一直处于缩小的状态,睫状肌痉挛,景深增大,眼屈光力增加,有些时候反而不易出现老视症状。


2.老花眼的症状有哪些?



a. 视近困难。出现老视后,患者会逐渐发现,在往常习惯的工作距离阅读,看不清小字体,从而会不自觉地将头后仰或移远书报才能看清。随着年龄的增加,阅读距离需越来越远。


b. 需要更强的照明度才能看清。因为足够的光线既增加了书本与文字之间的对比度,又使患者瞳孔缩小、景深加大,从而提高了近距离阅读视力。


c. 视近物不能持久。因为调节力减退,患者要在接近双眼调节极限状态下近距离工作,所以不能持久。同时,由于调节与集合的联动效应,过度调节会引起过度的集合,因此,阅读时会出现字迹成双、模糊或串行现象。某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眼胀、流泪、眼部烧灼感或头痛、嗜睡等视疲劳症状。


老花眼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会出现的视觉问题。如果您有以上老花眼的症状,建议在专业视光师的建议下进行医学验光,并及时配戴老花镜或者渐进多焦点眼镜,即可解决看近距离阅读物不清楚或者视物疲劳的问题。





 | 石晓庆
编辑 | Cacy

美编 | 丫丫

责编 | 晏昱凌
审核 | 彭冬林
投稿邮箱 | china_glasses@vip.163.com
                chinaglasses@cn-eyewear.com



商务合作

别先生:18523617706
jeremy.bie@cn-eyewear.com


近期好文推荐

2025 SIOF丨新“势”力空间站与您相约未来“视”界

2025-01-19

从盒马的逆袭,看回归用户价值与双业态驱动

2025-01-24

和衷共济 砥砺前行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中镜传媒举行2024年度总结暨员工表彰大会

2025-01-20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中国眼镜科技杂志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