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文物局召开“检察公益护长城 京华文化续新篇”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祁治国通报了北京市检察机关“长城保护公益行动”工作情况。
今年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开展40周年。自2024年1月最高检部署开展“长城保护公益行动”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最高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的回信精神和关于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协同做好长城保护“大文章”。
一、强化本体保护,筑牢长城安全基石
市检察院专题审议专项工作方案,根据北京长城点段分布和全市公益诉讼检察管辖特点,部署要求市检四分院、6个长城沿线基层检察院以及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同步开展专项行动,并明确提出系统性保护要求:即坚持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的整体保护;注重文物本体与长城文化的双重守护;努力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各院结合区域实际,以长城本体保护、历史风貌维护、网络溯源治理等方面为切入点,聚焦历史遗留难题,坚持首善标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制度效能,为长城保护筑牢法治屏障。
一是攻坚克难,解决历史问题。各院针对长城保护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实地踏勘、全面排查,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重点加强对长城城墙、城堡、敌台等不同类别文物本体的保护,督促保护长城点位19处,重点推动拆除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11处,移除线杆24根,清理耕种200余平方米,清理杂物70余处,清理植被70余处。怀柔区检察院推动解决磨石口关长城马道架设7根线杆长达四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积极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组成文物部门牵头制定方案、城管委与经信局督促、属地协调、企业实施的“线杆移除”工作专班推动落实。在办案中,国家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给予大力支持,市文物局第一时间请示国家文物局开辟快速通道,并邀请长城修缮专家、兴隆门瓦作第十六代传人程永茂老先生全程指导、监督,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有序移杆7根、撤线6千余米,在基本不影响民生用电和通讯、确保长城本体安全的前提下,仅两个月便高效修缮了长城本体、恢复了长城风貌。该案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全市“长城保护公益行动”专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首例案件。
二是线上线下,强化监督力度。北京铁检院针对网络传播组织攀爬未开放长城信息的违法情形,以网络治理为切入点,搭建涉长城信息数据池,对在京互联网平台进行有针对性地信息筛查,向文旅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文旅部门约谈涉案企业删除组织攀爬未开放长城的违法信息300余条,并会同文旅部门与9家互联网平台召开“涉长城信息平台治理工作推进会”,推动平台处理违法信息1205条,完善审核提示机制,实现网络溯源治理。
三是京津冀协同,共护边界长城。京津冀地区的长城地缘相接。京津冀三地检察机关通过线索移送、联合行动、协同办案、健全机制等举措,携手守护边界长城。市检察院组织召开京津冀检察公益诉讼协同保护长城现场推进会,促进学习交流,广泛凝聚共识。门头沟区检察院与河北省怀来县检察院协同办案,保护水头村边界长城,推动违法行为人自行拆除违建1100平方米。市检四分院、平谷区检察院与天津市检一分院、天津市蓟州区检察院,河北省承德市检察院、河北省兴隆县检察院联合开展“京津冀边界长城保护行动”,并在蓟州区检察院召开座谈会,形成《京津冀长城综合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座谈会纪要》。门头沟区、昌平区、延庆区及河北省怀来县四地检察机关共同签订《关于建立京西北跨区域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
二、保护传承并重,焕发长城文化魅力
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的伟大工程,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保护长城本体的同时,注重深入挖掘和传承长城文化。
一是活态传承,文化生生不息。“柏峪燕歌戏”由戍边官兵军乐、军歌演化而来,具有400多年历史,是门头沟黄草梁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入选第一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柏峪燕歌戏”目前仅有三名区级非遗传承人,均年事已高,部分剧目唱词失传。门头沟区检察院督促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研究非遗传承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制定分层级、有步骤的整改方案:开展抢救性保护,目前已完成32个项目传承人口述、实物记录采集和27出戏词剧本的电子性数字化存储;出台传承机制,制定《柏峪燕歌戏保护传承机制》挖掘年轻力量,制定《非遗进校园工作机制》培养未来传承人;深化非遗品牌,持续塑造“柏峪燕歌戏戏曲(文化)节”活动品牌,并推动与区级扶持品牌有机贯通,探索“非遗+旅游/教育/品牌”深度融合发展,让这一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生。
二是活化利用,长城精神永续。平谷区检察院发现部分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越野赛事,依托环长城步道开展,但部分赛事路线经过“原生态”长城本体,存在损害长城本体的风险,督促相关部门强化对该类赛事活动的监管,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监督赛事举办方后续重新设计赛事路线,避让长城本体,在确保长城本体安全的前提下,让参赛选手通过环长城步道依然能近距离感受到长城的壮美。密云区检察院推动相关部门启动密云区《长城城堡活化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深化长城城堡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
三是讲好故事,传播长城文化。市检察院、北京铁检院联动平台企业积极推进在“云游长城”小程序融入检察公益诉讼元素,让公众在“云端”感受长城之美、了解保护之重。昌平区检察院依托“法治副校长”机制,制作法护长城法治课件“进校园”,激发孩子们对长城保护的兴趣与责任感,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聚焦民生福祉,彰显人民至上情怀
长城保护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是民生福祉的体现。
一是守护家园,确保群众利益。各院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针对长城周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村民为生活便利而搭建的棚屋、扶梯等,并未简单粗暴地一拆了之,而是深入调研,倾听群众声音,协同文旅部门、属地政府进行科学论证,寻找既能有效保护长城本体,又能妥善解决群众生活需求的方案,确保整改赢得周边群众支持。怀柔区检察院针对磨石口关长城架设7根线杆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督促五家线杆权属企业自筹经费开展移杆撤线工作,严格遵守“不占耕地、不毁树木、保障供电、保障通讯”的原则,按照选址铺线、新线通电、旧线撤线、线杆移除、坑位填补的施工路径进行,运用“无人机撤线”等技术手段,充分保障周边村民正常生产生活。延庆区检察院考虑到长城本体架设铁质登梯是为了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的现实问题,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拆除膨胀螺栓、采用软连接方式加固铁质登梯,实现长城保护与民生保障的统一。
二是平衡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各院积极拓展思路,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推动长城的活化利用,通过督促、协同相关部门,推动长城城堡系统保护、体育赛事依法开展、非遗文化传承创新,让古老的长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带动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实现了长城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局面。
三是收回城砖,激发保护热情。长城的每一块砖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情感的寄托。平谷区检察院与文物部门合力共助长城城砖“回家”,联合发布倡议书,并推动文物部门针对将军关村长城城砖回收及移交,制定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方案。村民们积极发挥“长城脚下的乡亲们”一线守护人作用,就已拆除的13处房屋,已交回近千块城砖。该部分城砖后续经鉴别,将用于将军关长城点段的展示、修复,让长城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
四、携手共促保护,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长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促进多部门联动、引入多专业支撑、推动多主体参与,共同编织一张紧密联结、多元共治的保护网络。
一是部门联动,强化保护合力。市检察院与市文物局、市文旅局等部门紧密配合,受邀参与北京长城保护立法调研。各院与文物保护部门、属地政府构建良性互动关系,推动健全长城保护长效机制。密云区检察院针对长城城堡区域内存在的架设线杆、搭建棚屋、不当耕种等历史遗留难题,协同文物部门、属地政府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会商、动态整改的机制,确保问题及时发现、高效处理,重点推动解决一批线杆移除难题,将线缆入地方案纳入密云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实现架空线缆通过管道引入地下,极大促进了长城城堡历史风貌的整体提升;推动完善区级长城管护机制,“以点带面”将专项行动的能量辐射至全区。
二是专业支撑,提升保护效能。面对长城本体线长面广、违法情形复杂多样、保护修缮要求严格等挑战,各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科技赋能、专业支持为核心,探索了一条高效、精准的长城保护办案路径。在科技赋能方面,依托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及大数据检索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线索的精准摸排与高效分析,为办案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专业支撑方面,国家文物局、市文物局对各院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协助邀请长城保护专家全程参与办案,对评估损害程度、制定整改方案、把关修缮效果等关键环节进行专业指导,还在修缮审批等方面提供了积极协助,确保了长城修缮顺利进行、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持长城巍巍风貌。市检察院依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监测,发现了区域长城保护范围内存在的违法建设线索,交由相关院办理。延庆区检察院委托专业公司运用无人机对20公里左右的长城本体及其保护范围进行航拍取证,有效增强现场勘察力量,发现通信线缆、废弃铁质输水管道砌筑长城墙体、架设铁质登梯的案件线索,并邀请长城保护专家从法律规定、政策要求及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确保问题整改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三是汇聚众力,共护京畿长城。各院积极邀请人民监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长城保护员及“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多元主体参与办案,通过公开听证会、现场推进会、“回头看”等方式,在长城现场“沉浸式”体验、“零距离”感受、“面对面”交流,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共谋共商长城保护工作,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长城保护的良好氛围。其中,北京各区长城保护员与检察人员并肩同行,共同踏勘长城点段,成为了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城保护员们凭借对长城的深厚感情与专业知识,精准定位每一处长城点位,准确识别每一处病害险情,为长城的精准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他们的积极参与,也极大提升了踏勘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昌平区检察院与全区42名长城保护员、文物爱好者、“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同开展点段排查,形成一段一册问题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分级核查、依法高效处置。各院还积极聘请长城保护员加入检察机关“益心为公”志愿者,继续携手为长城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最高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推进“长城保护公益行动”,继续追寻“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精神足迹,以检察公益诉讼的生动实践,协同做好长城保护“大文章”,奋力书写新时代长城保护传承利用的“检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