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堂当年拍完《子夜》后的遗憾:演员需要熟悉生活中的各种人物

文摘   2024-11-13 12:36   安徽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森森老电影画刊

沈雁冰同志逝世一周年快要到了,根据他的名著《子夜》拍摄的同名影片即将上映。最近,记者访问了这部影片的主演李仁堂。
辞了“乔厂长”
“上中学时我就读过《子夜》”,李仁堂笑了笑,说:“开拍前又细读了三遍。这部书好就好在没有把资本家简单化,而是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对吴荪甫这个角色,我是有创作欲望的。”
他又补充说:当时曾邀他演乔厂长,但他感到这几年干部演得多了,他希望创作路子宽一些,这是接受《子夜》任务的又一个原因。
他深感不熟悉吴苏甫一类人的生活。他说:“以前连上海也没到过几次。三十年代的上层工商界更是见都没见过。”于是,他加紧“补课”:图书馆里看资料,在锦江饭店观察外商,访问当年上海滩有头有脸的工商界人物。
他特别提到桑弧导演的鼓励和帮助。桑弧过去在“中央银行”当过职员,熟悉交易所的情况,告诉他:“工商界斗争很激烈,你必须头脑很快、很活、很敏感,生活节奏、语言节奏都不同于你过去演干部时的稳健、沉着。”
到了上影,李仁堂就换上了西装,平常也穿着,去体味、捕捉人物的节奏……
憾于“拿不准”
样片出来,有人说他:“不错”,也有人说:“不怎么样”。
导演安慰他,他的自我感觉却是“不太满意”
他说:“我感到自己演的很拘谨,不洒脱。这是因为和角色距离大,生活底子薄,心里没底。主要靠导演把着,给我当镜子。"
他感到:演起吴荪甫,远不象演张万山、朱克实那么自如。
他说:“以前我长期在基层,农民、干部接触得太多了,积累的东西多。用起来好像顺手就可以拿来似的!创造人物就容易生动、深刻。”
而拍《子夜》,则觉得口袋里东西少。一场戏设计了许多方案,哪个是最佳的?拿不准。
他思索着说:"演员虽然可以创造很多类型的角色,但毕竟有一定限度。要想超越、突破,可以,但没有生活不行,底子必须厚实!"
这里他谈起即将完成的北影新片《如意》,他扮演主角老校工石义海,要从三十岁演到五十多岁。这种类型的人物他还是第一次接触,但他觉得适应,他说:“原因就是这种人物接触的多。表现手段也就多了。片中有个四分钟的长镜头忆苦,全是台词,一气呵成,我演起来毫不觉得别扭。”
关键在生活
谈到生活积累,李仁堂说起自己走上演员道路的经过:“我原在通州潞河中学读书,理想是当个工程师或者医生。
北京一解放,参加革命队伍,原想随军南下,一位老同学把我拉到热河文工团搞创作。团里演歌剧《刘胡兰》,人不够,叫我演政委,就一场戏,几句词。没想到大伙看了高兴地说:是个演员坯子,扣下他!那年我才十九岁。”
他说:“不少青年人来信问我:你是怎么当上演员的?我只能回答:我没想当演员,结果倒成了演员。”他又说,后来,文工团下乡,他看到农民、战士是那么欢迎,很受感动,决心为他们演好戏。岁月流逝,事业心坚定下来。同时,大量的生活素材也丰富了他。
但他认为:不能满足于已有的东西,要突破!要熟悉生活中各种人物,汲取新的营养,开阔自己的创作道路。
他说:“我在话剧里演过列宁、勾践、李岩、周朴园、方大来、陈秉光,也演过反面人物:《槐树庄》的崔老昆,《风雪夜归人》的王新贵……
舞台上我创造过各种各样的角色,银幕上我也有这种愿望。古装片我想演,知识分子也想演,还想试试演个老工人,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也就促使自己加强生活积累。
沉思良久,李仁堂徐徐说:"既是创造形象,又没有表演痕迹,达到这种境地是很难的。”抬起头来,他又重复了这句话:“关键在于生活!”

原文来自1982年《戏剧电影报》

禾言电影往事
让文字在指尖跳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