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政策调整积极且迅速,房价“止跌回稳”路径显现。
1月21日,市场全天高开后震荡回落,截至收盘,沪指跌0.05%,深成指涨0.48%,创业板指涨0.36%。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
盘面上,人形机器人、AI眼镜、半导体、电机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光伏设备、服装、油气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2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23亿。
丨罕见涨停!
昨日,房地产板块盘中爆发,板块龙头万科A盘中一度涨停。截至收盘,新华联涨停,万科A涨超7%,中交地产、卧龙地产、金地集团等涨幅居前。
港股房地产股票更是狂飙。辰兴发展盘中涨超76%,碧桂园、融信中国、绿景中国地产等多股涨超10%。
消息面上,1月20日,万科发布公司2021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第一期)(品种二)2025年付息公告。公告显示,在本次付息方案中,“21万科02”的票面利率为3.98%,本次付息每手(面值1000元)债券派发利息人民币39.80元(含税)。扣税后个人、证券投资基金债券持有人取得的实际每手派发利息为31.84元;扣税后非居民企业(包含QFII、RQFII)取得的实际每手派发利息为39.8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债盘中也出现异动,交易所市场多只万科债券临时停牌。“21万科02”涨24.61%临时停牌,外,“22万科07”“20万科08”涨超20%临时停牌,“22万科05”涨超30%二次临停。
此外,昨日,房地产板块还有一件重磅事件,当日早间,碧桂园发布复牌公告,鉴于董事会认为公司已达成复牌指引所规定的所有要求,公司已向港交所申请于1月21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公司股份。开盘,碧桂园即大涨,一度涨近30%。截至收盘,碧桂园报0.47港元/股,大涨17.53%,总市值近160亿港元。
近期,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已开始逐渐回暖。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9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积极变化,2024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5%、1.0%,扭转了之前连续下滑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24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一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央行行长潘功胜先前也表示,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场成交水平总体改善。2024年10月以来,中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政策调整积极且迅速,房价“止跌回稳”路径显现。预计一线城市的政策调整将对需求侧形成有力支撑,并逐步改善房价预期,进而辐射二三线城市从而逐步实现房价“止跌回稳”,带来房地产基本面改善。
丨机器人再迎利好
周二,机器人板块再度大涨。其中,肇民科技20cm涨停,凯尔达、震裕科技涨超13%,东港股份、兆威机电也收获涨停。
近日,消息面上,机器人板块利好不断。
1月21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浦东新区区政府共同指导,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与张江集团共同主办的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启用仪式上,宣布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
公开资料显示,国地中心于2024年5月在上海揭牌,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首个公共平台。该训练场可容纳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进行智能训练,到2027年可以满足10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
作为全国首个异构超5000平方米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国地中心具身智能训练场以10+人形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的建设,将牵引形成上海人形机器人超级中心,并通过在模拟搭建场景中的实际任务操作和仿真迁移等,加快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的训练和发育,促进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落地。
与此同时,据北京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官方微信号,近日,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DeepuTalla一行到访。DeepuTalla表示,将在2025年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
近日,省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教授表示,天问正在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计划2025年量产,并打造一条研发制造生产线;天问机器人的研发,正是源于服务业的需求。
赛迪研究院预计,在政府引导和投资驱动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有望迎来内部政策、外部巨头共同催化,进入国内外整机厂商双轮驱动阶段。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