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架构将更加灵活,光模块和铜缆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组合使用。
1月20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涨0.08%,深成指涨0.94%,创业板指涨1.81%。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铜缆高速连接、影视、服装、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商、小红书概念、草甘膦、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8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474亿。
丨铜缆高速连接全线大涨
1月20日,A股铜缆高速连接全线大涨。其中,瑞可达、兆龙互联、神宇股份涨超10%,沃尔核材、华脉科技、鑫科材料收获涨停,鼎通科技、胜蓝股份、中富电路、奕东电子等跟涨。
消息面上,近期黄仁勋透露,英伟达给纬创的AI超级计算机订单“非常庞大”。不止于此,黄仁勋1月17日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共进午餐,随后黄仁勋接受采访称,此次主要是想感谢台积电对英伟达的支持,“我们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硅光技术,但它仍然需要几年时间(落地)。我们应该尽可能继续使用铜技术,在那之后,如果需要,我们可以使用硅光技术,但我觉得那还需要几年时间。”
在AI发展中,光模块与铜缆高速连接之争近两年始终被不少投资者讨论。“光铜之争”,主要源于两者在技术特性、成本、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差异。
在技术特性方面,光模块具有高带宽、低衰减、抗电磁干扰等特性,适合长距离、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而铜缆(如DAC、AEC)在短距离传输中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高稳定性的特点。
在应用场景方面,铜缆更适合机柜内的短距离互联,例如英伟达的GB200系统通过铜缆实现了机柜内GPU的高速互联。在推理端,铜缆方案(如AEC)凭借其可靠性、低功耗和低成本,成为云厂商自组网的首选,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柜间互联、长距离传输以及需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场景。随着AI集群规模的扩大,光模块的需求依然旺盛。
而在成本方面,目前铜缆连接成本较光模块方案要更低一些。但随着CPO(共封装光学)和OIO(光学互连)技术的发展,光模块有望在短距离传输中降低成本。
也许从目前来看,“光铜之争”是铜更胜一筹,但事实上,光模块和铜缆高速连接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各有优势,例如,光模块适用于长距离和高带宽需求的场景,而铜缆则在短距离、低功耗和低成本场景中更具优势。随着AI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架构将更加灵活,光模块和铜缆可能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组合使用。
根据Light Counting发布的报告,作为服务器连接以及在解耦合式交换机和路由器中用作互连,高速铜缆的销售不断增长。预计从2023年到2027年高速铜缆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5%,到2027年,高速铜缆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000万条。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铜连结仍是芯片互连主流。在新一轮AI数据中心加速爆发以及科技巨头引领的背景下,铜缆高速连接技术有望凭借低成本高速传输等独特优势,有望在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丨春节档来了!
昨日,影视板块突然起爆。金逸影视涨停,横店影视盘中也一度涨停,幸福蓝海、中国电影、博纳影业、欢瑞世纪纷纷等跟涨。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2025年春节档19日开启预售,短时间内预售总票房连破纪录。仅用时1小时40分钟,预售总票房突破3000万元,不到3小时突破5000万元。截至19日12时43分,预售总票房突破7060万元,超去年春节档首日。
截至19日14时27分,预售总票房破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最快破亿元纪录。截至20日9时16分,预售总票房破2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预售票房,最快破2亿元纪录。
先前,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在2017-2025年春节档映前19天至90天的想看这一数据上,2025年春节档首次超过200万。
春节档被誉为“国产影片爆款制造机”。据统计,中国影史22部票房破30亿元的影片中,有一半由春节档贡献。今年春节档可谓大片云集,从预售情况来看,《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暂列预售票房前三名。
今年春节档大片云集,影片类型丰富题材多样,涵盖神话、史诗、战争、动作、武侠、动画、喜剧、悬疑、科幻,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唐探1990》《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蛟龙行动》均有成功前作打底,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并积累了大量的人气。
根据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为425.02亿元,同比下降22.7%;观影总人次为10.1亿,同比下降23.1%。相关人士表示,2024年国内电影市场取得425.02亿元的票房成绩,较历史峰值恢复约七成。同时,观众购票决策趋于理性,对影片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年春节档影片内容丰富,有望极大激发消费者观影需求。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供给改善有望带动观影需求回暖,预计2025年电影票房为479亿元至527亿元,同比增长13%至24%。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