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超1万亿?大金融全线爆发

财富   2025-01-24 08:05   上海  

导读:业内人士表示,方案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改善A股资金面、提振市场情绪,同时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打造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

1月23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指涨0.51%,深成指跌0.49%,创业板指跌0.37%。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

盘面上,保险、银行、智谱AI、农业等板块涨幅居前,AI眼镜、PCB概念、电商、汽车整车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金面上,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194亿。

丨大金融全线爆发

昨日,大金融股表现活跃,其中,保险股走势强劲,板块指数涨逾5%。其中,天茂集团涨停,新华保险涨超6%,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涨逾4%。

银行板块同样全线走强,光大银行涨超6%,苏农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上海银行等涨幅居前。

同样,证券板块也收获大涨,华林证券涨停,首创证券、哈投股份等跟涨。

消息面上,1月2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出席并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吴清指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据介绍,中长期资金包括主权基金、社保、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公募基金等类型。2023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8.16万亿元,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金额为3.3万亿元,占比达到12%,较2013年仅提高1.8个百分点左右,仍有很大提升潜力。企业年金也在发展较快,积累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

此外,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也持续发挥着关键作用。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2024年末公募基金规模已突破32.8万亿元,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基金规模达到7.96万亿元;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超过2万家,管理基金规模合计近20万亿元。

至于具体的增量金额,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公募基金股票投资市值约为6.77万亿元,其中持有A股约6.2万亿元,以此测算,未来三年增量资金约为6200、6800、7500亿元。

保险资金方面,据机构测算,或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新增总保费口径,2024年国有大型险企保费收入预计为2.83万亿元,其中30%约为8500亿元;其二是新单保费口径,2024年国有大型险企新单保费预计为1.44万亿元,其中30%约为4300亿元。

由上述数据来看,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顺利的情况下,公募基金及保险资金未来一年的增量资金将在1万亿元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方案的提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改善A股资金面、提振市场情绪,同时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升市场定价效率、打造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资本市场生态。

此外,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树立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降低市场波动性和投机性,进而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丨外资密集增持

近期,中国经济利好频出,多家外资机构发表了对中国资产的市场展望。

高盛日前发表研究报告称,“尽管市场开年表现不佳,但鉴于回报相对于风险仍具吸引力,我们维持高配A股和离岸中国股票的投资建议。”高盛还预计,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到2025年底将分别上涨约20%。

此外,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在第25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表示,2025年A股整体企业盈利将明显改善,沪深300指数的盈利增速预计在6%左右。

富达国际表示,展望2025年,对于偏好亚洲区域的投资者,可留意必需消费品板块。中国市场的许多消费细分领域或将迎来盈利复苏机会,从而带动股票估值回升,同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股息率。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年底,外资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增持中国资产。

自2024年12月以来,多家A股公司因回购或重组等事项披露了最新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例如,1月8日,三花智控披露了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有三花智控2352万股,相较于2024年三季度末持有的1873.8万股,增持了478万股。

2024年12月26日,哈森股份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一个交易日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1日,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莱3家外资机构分别持有该公司89.97万股、65.65万股和52.43万股。而在2024年三季度末,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并没有出现这些外资机构的身影。

除此之外,在港股市场,摩根大通也在积极增持顺丰控股、潍柴动力、信达生物等中资股,贝莱德、纽约梅隆银行等外资机构也增加了银行、能源、电力、消费等板块的中资股持仓。

瑞银集团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已有一些刺激消费的举措显现成效,例如以旧换新政策,预计2025年这一政策规模可能扩大至两三千亿元。此外,政府已出台了包括地方债发债、货币政策宽松等政策,未来政策支持力度可能会进一步加码。财政增量政策规模预计在3万亿元左右,主要用于基建支出、居民消费补贴及社保等领域。货币政策方面,或有降息降准等措施推出,市场流动性将得到改善。

风险提示

*文中观点仅作分享,不代表本微信平台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国海金探号APP,抢占财富先机!

国海证券订阅号
国海证券官微,每日为您发送证券市场最新资讯解读,大盘深度分析,主力资金动向,打新及个股重要公告等精选内容!每天看早报,财运早点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