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2024年7月下旬刊| 文章速递
学术
科技互联网
2024-08-08 16:30
北京
许峰玮, 王科
李思远, 刘欣亚, 方晓生
一种天然共生细菌通过酸化伊蚊肠道抑制蚊媒病毒感染传播长寿命三线态激子中转库效应—— 有机发光器件中激子限域的新范式冯晶
进展/ 化学与能源科学
强关联分子体系电子结构方法研究进展
黄威, 程一帆, 马海波
强关联效应是多电子系统中许多新奇量子特性的重要来源. 近10年来, 研究者通过发展sCI、DMRG、FCIQMC、NQS等多组态方法, 再结合MRCI、MRPT、MRCC等多参考方法, 成功实现中小强关联分子体系(~50个活性轨道)的超高精度定量描述. 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进展、局限以及发展趋势.评述/ 物理学与天文学
低丰度缺中子稳定原子核的起源及核反应截面研究进展
程浩, 庞萱, 孙保华
74Se到197Hg质量区间, 有30多个低丰度、缺中子的稳定原子核, 被称为p-核. 这些p-核的合成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它们的起源是探索宇宙演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简述了可能产生p-核的天体过程——γ-过程、基于统计核反应模型计算反应率的基本框架, 介绍了研究p-核的实验方法以及相关进展.天琴座RR型变星的测距应用
陈孝钿, 张健星, 王舒, 郜心怡, 邓李才
天琴座RR型变星是位于脉动不稳定带和水平分支重叠区的低质量、贫金属恒星. 天琴座RR型变星的亮度存在周期性的变化, 是很好的标准烛光. 本文总结了过去20年里它们在距离测量方面的应用. 展望未来, 基于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 它们将能给出高精度的星系距离和哈勃常数.评述/ 化学与能源科学
锌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许鹏程, 袁治章, 李先锋
锌基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势, 在用户侧储能及分布式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锌基液流电池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锌基液流电池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及个性问题, 对锌基液流电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指出锌基液流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地球与环境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力我国地球系统模式高质量发展
刘哲, 戴永久
本文回顾了地球系统模式(ESMs)的发展历程; 解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相关资助举措: 调整申请代码、发布“双碳”专项、设立气象联合基金及与大科学装置项目联动; 提出了促进我国ESMs发展的政策建议: 鼓励学科交叉、推动资源共享、优化选才标准和加强国际合作.化学与能源科学
金属纳米团簇修饰的g-C3N4在光催化中的最新进展
李宇涵, 宋欣源, 欧阳平, 段有雨, 董帆
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 具有适宜的能带结构, 非常适应于各种光催化氧化还原反应. 本文综述了金属团簇与g-C3N4结合的改性策略以提高光催化性能, 并探讨了改性g-C3N4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挑战与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
微生物活体材料的制备与成型方法研究进展
石昌伟, 崔益豪, 刘磊, 侯帅
微生物活体材料融合了微生物技术与材料科学的方法, 具备独特的性质和功能. 本文介绍了活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成型技术, 对“自下而上”的生物学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材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对比, 并对模塑成型、微胶囊化、纺丝和3D生物打印等技术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物理学与天文学
高强金属丝材的力学行为与变形机理
陈金玺, 徐彬, 戴兰宏, 陈艳
金属丝材作为一类独特的柔性结构材料, 在能源、交通、海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金属丝材的发展历史和制备工艺, 综述了以珠光体钢丝、非晶合金丝和高熵合金丝为代表的高强合金丝材的力学性能、强塑性变形机理和本构模型, 并对未来研究值得关注的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超快凝聚态物理中激发态电子分类及其非平衡态
郝文杰, 翟燕妮, 代卓君, 张红, 赵继民
人们对物质基态的认知已经十分深入, 对激发态和非平衡态的研究较少, 近年逐渐形成了超快凝聚态物理方向. 本文精准定义和分类光生载流子、激光加热的电子、热电子、温电子、光电子等激发态电子概念, 同时介绍非平衡态、激发态、隐藏量子态、亚稳态、瞬态等物理概念.物理学与天文学
磁子自旋转移力矩驱动的畴壁纳米振荡器
范明明, 颜明
自旋纳米振荡器是一种新型的自旋电子学器件, 通常由自旋极化电流通过自旋转移力矩效应进行驱动. 本文的微磁学模拟研究发现, 圆柱形铁磁纳米线中的钉扎畴壁在自旋波的驱动下可以发生频率在GHz量级的持续进动, 从而为设计一种由磁子驱动的纳米振荡器提供了可行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搜索暗能量光谱仪模拟光谱中的莱曼极限系统
蒲巧, 刘涵, 邹佳琪, 蔡峥
本研究利用深度学习技术, 通过优化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 成功提高了对莱曼极限系统(LLS)的识别精度. 结果表明, 在不同柱密度和不同信噪比条件下, 模型的完备度和纯度均达到较高水平, 且对LLS柱密度和红移的估计值与真实值相近. 该研究为未来的LLS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本期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