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介电弹性体存在驱动电场大、机械损耗大等缺点,中山大学石磊/李斌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大分子软填料增塑丙烯酸酯弹性体的新策略,合成的均相PPN(PAN/PBA/NBR)介电弹性体具有高介电、低模量、低黏弹、耐低温、成型快、可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在人工肌肉、柔性传感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介电弹性体(dielectric elastomer, DE)是一种新兴的电活性智能软材料,在介电弹性体两端施加高电压,其平面方向产生扩展变形,可作为驱动器,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反之,当施加一定外力时,介电弹性体两端会产生电信号变化,可作为传感器,实现机械能到电信号的转换。由于介电弹性体良好的力电耦合性能,在人工肌肉、柔性驱动、运动监测和能量收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 PPN弹性体的结构分析和制备流程。(a)用于驱动和传感的PPN弹性体示意图。(b)VHB 4910、BAC2、嵌段共聚物、填料复合弹性体和本工作中PPN弹性体的k值与9 kV/mm下驱动面积应变图
目前,介电弹性体存在介电常数低、模量高、黏弹性高等缺点,导致驱动电场大、机械损耗大、灵敏度低。为了实现介电弹性体驱动器和传感器的高驱动应变、灵敏机电响应,本研究将大分子增塑剂液体丁腈橡胶(liquid 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 LNBR)填充到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中,用以制备均相、高介电常数、低弹性模量的DE,这种制备方法成本低,简单、快捷,浆料可进行光固化成型。最终得到了具有高介电常数(10.13@10 kHz)、低介电损耗(0.08@10 kHz)、低黏弹性(tanδ=0.29)、耐低温(-63℃)和高k值(106.17 MPa-1)的PPN介电弹性体。
利用流延机对PPN0.16的实际生产进行模拟,短时间内可得到卷对卷PPN弹性体。我们的方法生产时间短(可在10 s内成型),形成的弹性体尺寸一致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应用潜力。
我们首先研究了PPN弹性体的介电性能,相较VHB和PBA,PPN的介电常数分别提高2.3和1.2倍。同时,PPN弹性体在-60℃~200℃的宽温度范围内物化性质不发生改变,可应用于宽温度范围。多数研究中,介电弹性体的变形行为被视为理想弹性行为,但由于弹性体的黏弹性,在力电响应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耗散,造成响应延迟和信号漂移。PPN弹性体具有低黏弹性,10 Hz下相较于VHB(tanδ=0.81),PN0.4(tanδ=0.16)和PPN0.16(tanδ=0.29)分别降低了80%和64%。应力衰减范围比VHB(σattenuation=40.47%)降低了60.5%~70.1%。
作为驱动器时,在低驱动电场下,PPN驱动器比现有的DE驱动器(如VHB)具有更高的致动性能,在9 V/μm驱动下可产生11.4%的大面积应变。PPN传感器可对力信号进行快速响应,实现人体运动信号监测,在125个传感周期内显示出长期的稳定性。在传感方面,PPN传感器可对力信号进行快速响应,实现人体运动信号监测,在125个传感周期内显示出长期的稳定性。PPN0.16弹性体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可达0.018 /mm。
总而言之,PPN弹性体具有优良的力电耦合性能,未来将在电子感觉皮肤、运动控制传感等传感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投稿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