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体会
战国时代,各种学说理论盛行。今天所学的,就是关于一位墨家学者夷子去求见儒家孟子,见面讨论对事物的看法。
夷子是经由徐辟(孟子的弟子)介绍求见孟子。孟子说“有病在身”,读傅佩荣版本说孟子这是婉拒,不想见夷子,看来这大学者不想跟夷子有过多接触,怕引起“争论”?
夷子没过两天又来见面,这次孟子决定见面,但他却跟徐辟说: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孟子说话就是不客气:“我现在可以见夷子了,说话不直爽,正道就无法显示,我就直说了。听说夷子是墨家学者,墨家办理丧事以薄葬为原则,夷子想用它来改革天下,是否认为不薄葬就不可贵呢?可为何夷子却厚葬自己的父母,那就是用他自己所轻视的方式对待父母了。”
这带着火药味的话,弟子徐辟一字不漏地传达给了夷子,夷子是这么回答的:按照儒家的说法,君主爱护百姓就像爱护婴儿一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它的意思是:对人的爱不分差别等级,不过施行要由对待父母开始。
徐辟又屁颠屁颠地把这话转达给孟子,孟子说:夷子真的以为人们爱自己的侄子就像爱邻居的婴儿一样吗?他只是抓住了一点,婴儿匍匐着快爬到井边了,大家看着着急,这不是婴儿的罪过,所以大家都想救,看上去好像爱无差别。
再说,这天地万物,只有一个本源,就是父母,而夷子的主张爱无差别是因为他认为有两个本源。大概上古的人曾有不埋葬父母的,父母死了丢在了山沟里,但看到狐狸在啃父母的尸体,苍蝇蚊虫也在上面,那人看了不敢正视,内心悔恨,于是回家拿了锄头等把尸体掩埋了。掩埋尸体是对的,那时孝子掩埋他们过世的父母就必定有道理了。
徐辟把这番话转告给了夷子,夷子怅惘了一会,说:“我领教了”。
看来孟子还是没有与夷子见面,而是以这种传话的方式进行。
墨家主张“爱无差等”,爱谁的程度都一样,但在施行爱的时候,则须从对待父母开始。
墨家的人人平等,看似美好,但真正实施起来是不可能的。人的情感是有层次的,如果做到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一样的施行爱,显然是不现实的。
父母抚养我们多年,这种情感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内心情愫也自然倾向于此。
二、写字体会
这一纸是1.2的格子,感觉比1.5的格子写得舒服一些。以后可以写1.2的格子一段时间,找找感觉。之前临过姜夔的小楷,感觉还是有些益处,入笔不是那么尖了,多了些变化。字的趣味方面还需要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