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顶嘴,脾气越来越怪了!”
面对青春期孩子
情绪波动、反抗、厌学等变化
家长往往会归结于“叛逆”
但有的孩子虽然表现相似
其实却是“抑郁”的征兆
很多父母因无法区分没能及时干预……
父母眼中的“逆子”
我们家孩子小明,今年15岁了。最近一段时间,他变得越来越叛逆,总是与我们顶嘴,对教导充耳不闻,跟同学也经常发生口角冲突。本来对学习挺感兴趣的他,现在变得心不在焉,成绩一落千丈。我们努力尝试与他沟通,都往往以争吵收尾。
随着叛逆加剧,他的情绪似乎也出现了问题,越来越沉默寡言,常常独自待在房间,拒绝与外界接触,眼神还透着淡淡的沮丧,让人担心又失望。
“逆子”眼中emo的自己
我是小明。自从进入初中后,我远离了熟悉的朋友和老师,不得不强迫自己融入环境,一直很难适应,学习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父母总因为成绩下滑的事情责备我,每次回家都令人窒息。我时常对父母发脾气,但随后又默默落泪。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的身体也悄悄变化,发胖、长痘等问题通通找上我,同学的调侃让我很是自卑。“原来我是这么没用的人啊”,每到晚上,我都辗转难眠,思来想去,越发觉得生活没啥意思。
小明的表现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最终,在老师的建议下,小明的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明患上了青少年抑郁症。
青春期是一个多变而充满挑战的阶段,青少年常常会经历显著的情绪和行为变化。然而,青春期抑郁与青春期叛逆这两个概念却容易被混淆。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
青春期叛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常表现为对父母、老师等权威的反抗与挑战。
叛逆的青少年可能故意违背家长和老师的规定。他们追求独特的穿着与行为方式,以展现自身的个性,同时对成年人的建议与批评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和抵触情绪。
在此阶段,青少年渴望独立与自主,期望被当作成年人对待,因而对家长和老师的过度干预感到不满。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我认知逐渐增强,会质疑某些传统观念,也更加关注在同伴中的形象与地位。
通常而言,青春期叛逆是阶段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其强度会逐渐减弱。
青春期抑郁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干预的心理疾病。
情绪常常低落,可能感到悲伤、无助与绝望,对曾经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
活动减少,个性变得孤僻,拒绝与人交往,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的情况。
睡眠和食欲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失眠、嗜睡、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
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甚至可能出现自残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通常自我评价过低,陷入自责与自罪,认为自己毫无价值。
思维变得迟缓,反应迟钝,对未来充满悲观失望。
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感到焦虑与烦躁。
若青春期抑郁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
总之,青春期叛逆和青春期抑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家长和老师应该正确区分它们,以便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如果青少年出现了持续的情绪低落、行为异常等情况,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一)青春期叛逆
家长和老师应深入理解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保持耐心,与他们进行平等而真诚地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与选择。
在适宜的范围内给予青少年自主决策的权利,使他们感受到被信任与尊重,激发其独立意识。
通过言传身教与积极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培养责任感与自律能力。
(二)青少年抑郁症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方式,帮助青少年转变消极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从而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依据具体病情开具抗抑郁药物,但此类治疗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与有效。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青少年关爱与支持,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
学校应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长共同努力,助力青少年走出抑郁的阴霾。
邱田副主任医师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