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报人到“报中人”|我与《中国自然资源报》的故事

时事   2024-11-20 15:55   北京  

感谢各位对《中国自然资源报》的支持和喜爱,我们诚邀读者分享与自然资源报的难忘故事,谈一谈读报用刊对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我与报纸的缘分开始得很早。上小学时,家里订了两份报纸,一份是上海《文汇报》,另一份是《参考消息》。那时虽然还不太能读懂报纸内容,却养成了每天读报的习惯。

上了初中,在那个信息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只有通过读书看报和听收音机。所以晚饭后半小时到报刊亭读报,成了每天我最期盼的事情。伴着收音机里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报刊亭旁挤满了读报纸的人群,不分年长和年幼、不论身份和地位,大家在报纸面前都是读者,而且每份报纸都有固定的读者群体,我最感兴趣的是长篇小说连载,埋有伏笔,扣人心弦,每集必读。

1991年参加工作后,单位订的《中国土地报》是我了解行业信息、学习行业政策的老师和良友。到了1999年《中国国土资源报》创刊,又一直伴随我近20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单位有一位老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读报,常常把报纸上刊登的外地先进做法和经验复印下来,让大家学习借鉴。这让我们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管理水平得到大力提升,单位整体风貌焕然一新。受他的影响,我养成了读报、用报的好习惯。平时用一把剪刀,把报纸中涉及自己业务的那部分内容剪下来,整理成册。

工作之余,我慢慢喜欢上了摄影。一开始是拍摄泰山风光,直到有一天,在泰山十八盘偶遇泰山挑山工,想起了冯骥才先生的散文《挑山工》,便萌生了用镜头聚焦泰山挑山工,弘扬勇挑重担、不懈攀登泰山挑山工精神的想法。历经7年的拍摄,我积累了不少文字和图片资料,也有了在报刊发表的想法。恰逢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记者来我市采访泰安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典型案例。座谈时,大家聊起了对报纸的看法,也提到了我拍摄的图片,记者看了我的作品后,鼓励我将内容整理一下给报纸投稿。
稿件投出去后,我心里一直想着这件事。很快,山东省自然资源融媒体中心负责人赵坤微信转给我了电子版报样,八版上刊登了一整版。几天后报纸到了,单位里陆陆续续不断有同志来给我道贺,县市区的同志看到了我的文章,也发来微信点赞。手里捧着报纸,心情十分激动,这是我参加工作33年来,首次在部机关报纸上刊登文章,这不仅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宣传,从而激励自然资源人勇于担当、不懈攀登、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从读报人成为“报中人”,感谢报纸对基层读者的鼓励与关怀,也让我对今后在报纸上发表更多更好的文章增强了信心和动力。
我把当天的报纸装裱起来,挂在我办公室墙上,时刻激励自己,同时也作为珍贵的纪念。

作者:姜东涛


单位:山东省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王诒卿

新媒体编辑 :薛亮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i自然全媒体
欢迎关注自然资源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自然资源报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