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上,每天的日出日落都不一样,云彩变幻莫测,总有惊喜。然而,不管大家是在工作、吃饭,还是醒着、睡着,“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都一刻不停地向南行驶,不眠不休。
这艘船不断前行的动力从哪里来?这就要提到“雪龙”号上一个重要的团队——轮机部。11月3日,“雪龙”号上的“轮机学院”开班。这是一个由轮机部自发举办的业务培训班。船长朱兵在开班仪式上说,轮机是“雪龙”号的“心脏”,轮机部的船员们相当于“心外科医生”,守护着船舶的动力安全。本学期“轮机学院”第一课由轮机长程皝讲授,题目是《“雪龙”号机舱应急设备及操作》——看来他们要探讨航行期间的安全应急问题。船员们怎样守护船舶的动力安全呢?11月4日上午,我跟随程皝进入机舱,到现场一探究竟。随着我们越来越靠近机舱,机器发出的隆隆噪声越来越响,身边人说话的声音已经无法听见。热浪扑面而来,闷热的感觉迅速笼罩全身,让人透不过气来。我扶着栏杆小心往前走,栏杆也有些烫手。据测量,仅机舱门口的温度就达45摄氏度。我终于看到了“雪龙”号的主机。这是一台高达10米、拥有6个气缸、额定功率高达13200千瓦的大型柴油机。此时,我听到颇有节奏的机器轰鸣,这是这颗“心脏”强劲跳动的声音。为了守护这颗“心脏”,还有上百个我叫不上名字的辅助设备。轮机部的船员们分为4班,轮流在这个闷热嘈杂的环境中开展巡检、维护。巡检一圈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回到集控室时,他们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湿透。除了例行的巡视,他们会在集控室密切监测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每当发现异常情况或是听到报警系统的提示,他们将迅速作出判断,扎进闷热的机舱,进行应急处置,排除隐患或故障。程皝是轮机部的部门长,负责全船机电设备的管理,他已经随“雪龙”号11次前往南极、2次前往北极。“全船的动力、电力都是由机舱提供的。我们掌管的设备,直接决定着船舶的安全。很多安全隐患,可能就是通过一个异常的声音、温度和压力的一个细微变化来判断。这就要求我们熟悉设备工作原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他说,“所以我们在工作之余,要坚持办好‘轮机学院’,督促大家加强学习、精进业务,确保船舶动力安全。”轮机学院开班的当天,另一场队员培训——防海盗培训在多功能厅举行。这也是确保航行安全的例行工作。11月3日~6日,由于途经区域可能有海盗出没,考察队部署了夜间防海盗值班,所有队员都要参与,守护航行安全。队员分组在22时到次日6时之间,巡查前、后甲板,观察水面上是否有可疑小艇靠近,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通知驾驶台。如遇突发情况,船上有一系列严密细致的应急安保措施。11月3日22时,我匆匆穿戴好安全帽和航空救生衣,体验第一班巡防工作。正在前甲板值班的金鑫淼已经是第8次前往南极,经验丰富。他告诉我,眺望海面,两个亮点平行靠近的,一般是大的商船;只有一盏灯保持一定距离的,往往是停着的渔船;要注意的是亮灯轨迹飘忽不定的小船快艇,靠近的话我们能听到声音,不时用强光电筒照射一下海面就能及时发现。金鑫淼今年喜得千金。我问他,出差这么久,家里怎么办?他嘿嘿一笑:“孩子才4个多月,吃饱了就睡,更需要妈妈。”其实,父母也需要孩子,他手机里满是孩子的视频和相片。一同值班的许喆接过话茬:“等孩子会交流了你就不这么想了。我家孩子4岁,特别粘我。这次我出来5个多月,她妈妈也在外地读研,只能托给老人照顾。孩子说,爸爸妈妈不在,我就没有爸爸妈妈了,爷爷奶奶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了……”星空下,我看不清许喆的脸,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家孩子的模样,不能陪伴他的愧疚感涌上心头……“报告驾驶台,左侧好像有船在靠近。”对讲机里突然响起另一组防海盗班的声音。“驾驶台收到,我们已经注意到了。”驾驶台回复。还好,一切正常。为了确保航行安全,考察队还进行了诸多部署,例如将每个区域安全巡查责任落实到各站队及队员、每周开展随机安全巡视、在队员群里发布日常安全提醒提示。此外,任何时段,驾驶台上都有船员一丝不苟地守望、驾驶;气象保障人员每天准点观测天气、分析云图、精准提供气象保障;其他队员们严格按安全要求规范日常行为,当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航行安全,我们大家一起守护。夜已深,防海盗小组交班的时间到了。海风微潮,抬头星光闪烁。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本报特派记者:曹悦妮
文字编辑:赵宁
新媒体编辑 :刘川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