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资本市场要重视三个关键

民生   2024-12-31 17:53   重庆  

2024年以来,从新“国九条”到“科创八条”“并购六条”,以及“9.24”政策,“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韧性和内在稳定性不断增强。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明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那么,如何更好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在12月26日由重庆市委金融办、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社科联、市工商联指导,江北区政府、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主办,江北嘴管委办、江北嘴金融促进会、西部金融研究院承办,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重庆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成渝经济促进会、江北嘴财经智库联合承办的西部金融研究院《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4)》发布暨资本市场发展研讨会上,著名金融学家,国家一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西部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晓求围绕“如何发展好中国资本市场”展开主题演讲。


吴晓求表示,资本市场不仅是融资的市场、财富管理的市场、具有风险收益率的风险市场,也是投资的市场,能够推动一个国家资本业态的多元性,促进国家产业的迭代升级,特别是对科技企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能起到“助推器”作用。因此,资本市场发展要重视认知、竞争力、流动性储备预期机制三个关键。

一是要构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认知。监管部门、交易所的重要职责是确保监管在透明下进行,要求我们的发行人、上市公司充分披露信息,这既是资本市场存在的基本原则,也是投资者有序交易的基本前提。这涉及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知,也事关投资者选择资产的自由。在法律规章、制度引导、信息披露透明的前提下,让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而不是过度干预,这就要求系统的改革。同时,资本市场发展需要严罚重罚违法者,要让违法者承担较大违法成本,而不是让中小投资者承担相应的后果,特别是一些涉及欺诈、财务造假行为的企业,要让其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财务责任和法律责任,减少投资者心中的顾虑。

二是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资本市场是投资上市公司未来成长性的市场,上市公司有没有竞争力,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其立足资本市场的筹码。上市公司竞争力不仅限于静态利润,还包含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产业赛道、管理思维等,后者决定投资者对其的未来预期。要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就意味着调整IPO理念,推进中国上市公司结构性转型,注重回报,不过度把股票市场债券化。否则,将扼杀资本市场的生命力,不利于具有创新力的科技企业发展。

三是要形成市场流动性储备的预期机制。过往经验看来,没有流动性储备预期机制的市场是不能发展的。资本市场不仅仅需要投资者,也需要市场力量来推动。当市场出现风险或危机时,只有具有流动性储备的国家机构,即央行有能力承担国家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稳定的最后力量。近期,央行关注资本市场,并创设互换便利、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政策工具,就是在为市场构建流动性储备的预期机制。这表明央行正从传统走向现代,把资本市场发展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之中,将给市场带来强大的信心和底气。




































END









































责编:朱秋虹

编校:邓加琳

声明:除原创及特别标注来源的内容外,其他文字、图片、视频内容均来源于各大主流媒体与网络,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微信公众号原创文字、图片、视频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江北嘴财经
智库型数字化财经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