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11日,由重庆市委金融办指导,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在重庆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万象耕新”为主题,汇聚众多投资界的领军人物与行业精英,激荡创投智慧,共谋时代新篇。
亮点一
集聚创投力量,共话行业动向
在大会启幕仪式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清科创业 CEO倪正东作致辞,并发布《2024中国股权投资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新登记的基金管理人80家,同时注销的有800家;新备案的基金3000多只,但同期取消备案的超过1800家。这表明中国股权投资行业迎来调整期,洗牌随之而至,这也意味着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前进。同时,现场还揭晓了《2024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全面展示了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状况和竞争格局。
在主题演讲环节,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就“新形势下打造GP核心竞争力的新思考”话题进行分享,强调要做好基金管理的“三性”原则,即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前海母基金首席执行事务合伙人靳海涛则对当前形势下的股权投资进行了深入剖析,呼吁减少不利于股权投资发展的规定,以支持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亮点二
激发金融活力,助力重庆发展
大会依托重庆独特优势,通过IP发布、主题推介、闭门交流及实地考察等形式,推动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创新,旨在加速重庆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
重庆金融生态全面优化。当前重庆积极落实《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要求,加快打造西部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高地。会上,重庆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市地方金融局局长周和华表示,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股权创投基金行业发展,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开展深度研究,建立了适合基金投资的“项目库”,将重庆7619家高新技术企业、3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纳入其中,最终形成2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未来,将向投资机构开放备投项目库,定期发布科研动态与投资指引,增加股权创投基金项目供给。同时,重庆“募投管退”全链条服务持续优化。相继成立了20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200亿元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母基金。
此外,重庆金融市场体系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其中产业投资母基金发挥了关键作用。2023年5月,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整合成立了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该基金聚焦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与头部投资机构及产业方携手组建子基金群。重庆渝富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文辉在会上介绍,该母基金总规模达2000亿元,首期认缴800亿元,通过“子基金+直投”模式,构建6000亿元规模的子基金群,撬动超万亿元资金投入重庆先进制造业。截至目前,该基金已实缴投资超百亿元。
重庆创投日正式启动。大会现场“重庆创投日”这一全新IP正式亮相,通过创投日的设立,重庆将加速吸引各类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重庆创投日将以集中路演、主题沙龙、调研考察等多种活动形式呈现。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赛道,以月为单位,常态化举办交流活动,促进创新与资本精准匹配,深度对接。大会现场还举办重庆创投日首次对接活动——智能制造DEMO专场,邀请相关赛道投资人与项目进行深度交流对接。
聚焦重庆标杆企业。随着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重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投生态日益完善,吸引了更多创新资源集聚,重庆企业也展现出了显著的发展态势。此次大会特别设置“智造之都—重庆项目实地考察”前序活动,邀请知名投资机构实地考察重庆标杆企业,面对面探讨合作机会。此外,由清科创业旗下创业与投资资讯平台——投资界发起的《2024重庆未来之星50》企业评选结果在大会上发布。遴选出竞争优势突出、科创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优秀企业,推动产业与资本高效对接,发挥创投对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助力重庆高质量发展。
亮点三
多元议题探讨,洞见未来方向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行业专家就股权投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分享交流。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表示,过去VC像是能看到未来的水晶球,今天更需要与企业家携手共创未来。他强调,投资行业最需要优秀的企业家,因此,需发掘并支持更多出色的创业者,鼓励其持续创新,这是投资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行业变化,弘毅投资总裁曹永刚认为,需彻底告别对旧时代的留恋,重建行业对资本规则、管理方式和资产估值的共识,这对于行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在展望2025年的投资赛道选择时,明势创投合伙人焦腾提出了三大投资方法论:一是坚持长周期视角,以终为始,捕捉每个时代的颠覆性机会。二是从这些机会中筛选出最强大的参与者。三是未来5到10年,硬科技投资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主赛道。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则认为,在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想要突破困局,就应加大硬科技投资力度和认知推广力度。此外,资本市场方面要对硬科技投资给予更多的关注。
针对当前股权投资机构面临的“退出难”问题,唐兴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宫蒲玲分享了其个人见解。她指出,寻找并购或隔轮转让退出是当前的主要路径,而在港股上市也成为新形势下的一个良好出路。她鼓励国内无法上市的公司积极探索海外上市的可能性。
在A股IPO趋缓的背景下,并购退出被寄予厚望。德弘资本董事总经理王玮从基金从业人员的角度表示,对未来并购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并购资产类别在基金规模、产品专业度和从业人员专业度等方面都在加速进步,预示着并购市场的广阔前景。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国资基金的进阶之道”闭门交流活动,与会嘉宾围绕新形势下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趋势、策略优化、风险管理及创新实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为国资基金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责编:朱秋虹
编校:邓加琳
声明:除原创及特别标注来源的内容外,其他文字、图片、视频内容均来源于各大主流媒体与网络,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微信公众号原创文字、图片、视频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