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要以更有效手段用好资本市场,提高拟上市企业质量,加大企业并购重组力度,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不断开创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从产业基础看,重庆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材料、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等多个领域都有较为深厚的积累。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重庆制定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支持整车龙头与ICT企业(信息通信技术企业)跨界融合,推动零部件企业从服务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目前,形成长安汽车、赛力斯等近20家整车企业、约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的汽车产业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
得益于重点产业引领带动,重庆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4.5%、较2023年末提高2.3个百分点。
投资高地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优化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打造西部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高地。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把推进企业上市、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股权投资行业发展作为促进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抓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推动企业上市方面,优化上市辅导服务,建立“市政府—市上市办—区县政府”三级问题解决机制和上市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沪深北交易所重庆服务基地成立,深入开展企业上市“千里马”专项行动,实现上市企业扩量提质。
在推动创投行业发展方面,成立20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200亿元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母基金,与深创投、中金资本、松禾资本等多家头部投资机构合作设立200余只子基金,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上下游开展投资。
投资端,重庆建立适合基金投资的“项目库”,将全市7619家高新技术企业、3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纳入其中,重点关注高校孵化、有核心竞争力、有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最终形成2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
实践表明,产业发展与行业盛会,既是共赢、更是互促。那么,重庆资本市场领域的盛会有何特征?给重庆带来哪些收获?
整体来看,无论是并购重组政策宣导暨产融对接会、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还是即将举办的《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4)》发布暨资本市场发展研讨会,除嘉宾规格高外,都有为行业发展献策、促进产融深度结合的特征。
如即将举办的《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4)》发布暨资本市场发展研讨会特别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西部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晓求;深创投集团原董事长倪泽望等知名专家与实务代表,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创业投资趋势等热点话题展开研讨;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上市和拟上市公司、专业服务机构将参加活动。
同时,梳理重庆资本市场领域的盛会,务实、合作也是亮点。并购重组政策宣导暨产融对接会期间,重庆发布20个投融资项目信息,该批项目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4个行业领域,投融资需求共约40亿元;近300名来渝的上市公司、投资机构高管与重庆50余家企业开展走访座谈,活跃并购市场,助力重庆现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前,重庆市委金融办组织开展“知名创投重庆行”考察活动,清科资本、基石资产、深创投、高瓴投资等20家头部投资机构走进长安汽车、赛力斯等明星企业捕捉投资机会。
责编:朱秋虹
编校:邓加琳
声明:除原创及特别标注来源的内容外,其他文字、图片、视频内容均来源于各大主流媒体与网络,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微信公众号原创文字、图片、视频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