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看兰台③丨让档案“有声有色”

政务   2024-12-29 16:01   浙江  

以“案”说“案”

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紧靠嘉杭高速公路边,一条黝黑崭新的公路上一辆辆汽车疾驰而过……“对!我们要的就是这个视频,照片也要!”登录“随e归”网页,瞬间,几帧漂亮的照片以及视频跃上电脑屏幕。

  说起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来源,要追溯至12月13日凤余支线涉沪杭高速保通道路的通车现场。当天,现场工作人员用手机捕捉了车辆穿梭往来的精彩瞬间,并借助南湖区档案馆的“随e归”应用,将这些瞬间实时上传至云端,使之成为永恒的记忆。

无须分文,便可随意使用大容量的云存储。这种高效、便捷的归档模式,让影像资料的管理变得轻松简单,而南湖区现代档案的记录形式远不止于此。

  在档案影像室里,有记录了十多集新丰方言介绍的光碟,有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的视频……这些可能失传的珍贵内容,一同构成了南湖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记忆库,保留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情感,让南湖区档案馆的珍藏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尘封记忆的数字化演绎



  走进南湖区档案馆,一股浓郁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标准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云平台管理、智慧化的系统功能、多样化的数字资源等,共同见证了档案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蜕变。在这场变革中,现代档案记录的多元形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曾几何时,档案馆的形象似乎总是与泛黄的纸张、陈旧的卷轴紧密相连。然而,在南湖区档案馆,这一传统印象正被悄然颠覆。

随着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的成功创建,馆藏数以百万计的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资源。在南湖区档案馆,这些传统纸质档案的数字化成果与日益增长的数码照片和音视频档案并存,构筑起丰富的数字档案“资源库”,成为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珍贵见证者。

  “一段录音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聆听历史的回响;而一段视频则能让我们身临其境,目睹历史的瞬间。”南湖区档案馆副馆长沈正国感慨地说,除了大量传统的纸质档案,档案馆还积累了大量的照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档案,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的吸引力和学术价值。

去年7月开始,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南湖区档案馆(史志研究室)开展了“致敬英雄”——南湖区抗美援朝老战士口述资料征集工作,对南湖区31位抗美援朝老战士进行了采访和视频录制。

“那时候,我们在朝鲜战场上没有制空权,敌机随时狂轰滥炸,连续几天几夜我们无法睡觉……”老战士谢远芳在回忆这段艰苦岁月时,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2023年11月2日上午拍摄的视频中,这位已经逝去的老战士坚定而有力的声音依旧回响在耳边,让人肃然起敬。

这些生动的影像资料,通过志愿军老战士的亲口讲述,让后人得以了解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烽火硝烟里战斗、生活的情况,感受“平凡英雄”保家卫国、团结一心夺取胜利的家国情怀。这些珍贵的记录,为红船起航地留存了一份永久的“红色记忆”。

新丰镇,曾经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历史。早在夏、商、周时期,它便隶属于风光无限的古扬州地域。在历史长河中,新丰镇孕育出的本土方言更是独具韵味,洋溢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为了传承这份珍贵的乡土文化,新丰镇盛情邀请当地群众,用那亲切的乡音介绍新丰的风土人情,并将这些宝贵的影像留存于电子档案中,让后人得以品味和传承。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区档案馆对各类档案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云端技术的融入,更是为档案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力量,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更为重要的是,多样化的档案记录形式拉近了公众与档案工作的距离,增强了公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今年,南湖区档案馆推出的“随e归”应用更是让各单位工作人员能够随时随地上传照片等多媒体档案,极大地提高了归档效率。

  智能化的检索系统让档案查找变得更加快捷高效,进一步优化了档案管理流程。未来,“随e归”应用还将推出社会公众版本,让社会化档案记录更好走进千家万户,让档案“有声有色”地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群众。

阅读推荐

“数”看兰台①丨一件档案的长三角“联网”

“数”看兰台②丨一棵档案“大树”

来源|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 谢梦骑 

美编 | 李继升

责编 | 覃小芸

审核 | 鲁赟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在看”,会慢慢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哦。如果您关注我们的权威信息,请将“南湖发布”加为星标,每次阅读完后别忘记点下“赞”和“在看”哦。

南湖发布
宣传南湖区,传播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