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刘太后干政
1027年,范仲淹三年丁忧期满,经晏殊举荐重回朝廷担任秘阁校理。当时的北宋朝廷情况复杂,宋仁宗没有实权,真正掌权的是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刘娥,就是“狸猫换太子”里的第一反派。刘太后的前半生比较惨,她还小的时候,爹娘就去世了。她被寄养在外婆家,长大后就做了一名歌女。15岁那年,刘娥嫁给了一个银匠,并跟着他去京城讨生活。但是生意不好,银匠就将她卖给了当时还是三皇子的宋真宗赵恒的手下人。手下人看刘娥有几分姿色,就将她献给了真宗。没想到真宗对她一见倾心,就此一朝改命,美人、妃子、皇后、一路做到了皇太后。
02 直接谏言
刘太后有个爱好,喜欢模仿做皇帝,有时还客串“皇帝祭祀太庙”的戏码。仁宗皇帝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也不说出来,王公大臣为了明哲保身,也只当没看见。天圣七年,刘太后过生日,想让仁宗领着满朝文武百官公开向她磕头。满朝文武除了范仲淹,没有一个跳出来反对。范仲淹本来就看不惯刘太后干政,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太后,婉转表达了太后此举有损天子尊严的意见。可刘太后根本没把范仲淹当回事。于是过了一个新年,范仲淹又写了一道《乞太后还政奏》。奏折大意是皇帝已成年,完全有能力独当一面,扛起社稷江山,恳请太后趁早交还政权,安享晚年。举荐范仲淹做官的晏殊劝他低调圆融一些,免得惹祸上身,范仲淹根本不听劝,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四千字的文章,中心意思七个字:我不会装聋作哑。晏殊没办法,只能由他去。
03 极为光耀
宋仁宗其实心里是感激范仲淹为他说话的,但明面上,他又不想跟太后公开叫板,所以选择不出声。范仲淹觉得自己人微言轻,连皇帝都不支持他,有点泄气,干脆写了一封辞职信。皇帝当即就批准了,让他去河中府做一个通判,估计也是对范仲淹的一种保护,怕他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范仲淹虽然被贬官了,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他离京赴任前一天,同事们都来送他,都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范仲淹有一个“三光名臣”的雅号,这个就是第一光。范仲淹在河中府的几年政绩突出,等刘太后一死,仁宗皇帝就重新召回了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