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庆历新政
1043年,西北战事已经平息,改革迫在眉睫。仁宗皇帝要求范仲淹发动一场改革,来解决一下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开源节流,为朝廷减负。范仲淹虽然赞成改革,但他希望节奏慢点,一步步推进。不过仁宗皇帝可等不及,甚至拿着笔墨纸砚摆到范仲淹面前逼他写。范仲淹没有办法,仓促写下十条改革意见,涵盖各个方面。历史上称这次改革为“庆历新政”,从1043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到1045年元月被废。宋仁宗的仓促心急,就是导致新政被废的原因之一。
02 抵制改革
但改革初期,范仲淹是充满信心的。仁宗提拔了四个年轻人,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舆论造势,写文章推广新政,炮轰不作为的官僚。范仲淹严格执行定下来的改革措施,他手上有本各地官员的花名册,一旦哪个官员被查出不称职,他马上就从花名册里划掉,“一笔勾销”就出自这里。范仲淹的刚正不阿得罪了部分既得利益者,他们抵制改革,开始疯狂反扑,矛头直指范仲淹。他们知道仁宗皇帝支持范仲淹改革,所以给范仲淹造的罪名是勾结朋党,拿已经去世的吕夷简出来做文章。他们构陷范仲淹和吕夷简不和,罢免他的门生,公报私仇。历代皇帝最恨底下人搞小团体,仁宗皇帝耳根子又很软,尽管他支持改革,但也担心改革派权力越来越大,威胁自己。于是仁宗有意识疏远改革派,后来又连着发生两件事情,让君丞间隙越来越大。
03 临危不乱
第一件,跟滕子京有关。范仲淹最欣赏滕子京为人真诚,敢说真话。范仲淹在边关对付李元昊时,滕子京正镇守泾州。当时西夏军离泾州最近,兵临城下,而城内物资兵力空虚。滕子京临危不乱,召集1000多个农民穿上军服登上城门死守,又拿出3000贯用来抚恤牺牲士兵的家属,人心慢慢稳定下来。范仲淹快马加鞭,带了三路人马来支援,两家齐心协力一齐守住了泾州。经此一战,范仲淹和滕子京从朋友变成了兄弟。范仲淹回京以后,滕子京就接替他的位置,后来再次进京。
04 阴谋诡计
滕子京刚到汴京,就有人举报他贪污公款16万贯。滕子京心里明白是诬告,但他竟然把能为自己作证的账本一把烧掉了。滕子京可能是觉得对方有备而来,账本早就被动了手脚,留下来会牵连到无辜的人,干脆烧掉。但对手咬定滕子京毁灭证据。关键时刻,范仲淹力保滕子京,因为他清楚兄弟的为人,所以他宁可辞官也要还他清白。仁宗表面上给了范仲淹面子,将滕子京官降一级,贬到地方上,不过在心里有了疑心。这件事实质上是别人布的一个局,目的就是要范仲淹坐实他结党营私的罪名。现在滕子京的性命是保住了,不过仁宗也不再信任范仲淹了。
05 奏邸事件
庆历四年11月,奏邸事件爆发。北宋官场每年11月,要留一日出来举行“酬神”活动,各单位组织大家聚餐,但经费需要自己想办法。而奏邸是清水衙门,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堆过时效的公文。当时掌管进奏院的苏舜钦想着可以拿没有用的公文去卖钱,大家都这么干,但最后只有他因为“变卖公文、公款吃喝”的名义被削职为名,隐居在沧浪亭。为什么?就因为他是范仲淹提拔的人。经此一事,范仲淹看清皇帝已经彻底不信任自己了,改革没有希望了,于是主动离开了京城。紧接着韩琦、富弼、欧阳修等改革派也一个个被贬官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