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宁鸣而死
仁宗皇帝既欣赏范仲淹出色的工作能力,又吃不消他的犟脾气。1033年,江淮地区发生旱灾,蝗虫满天飞。范仲淹几次上报皇帝,催他派专家来赈灾。皇帝被催烦了,便派范仲淹去了灾区。范仲淹只用了三招:开仓赈灾、免税、百姓自救,很快灾情便稳定了。本来仁宗打算好好奖赏范仲淹,但没想到他的犟脾气又惹恼了皇上,又把他贬到地方上去了。同事梅尧臣特地写了一篇《灵乌赋》,以乌鸦作比喻,劝范仲淹圆融一些。结果范仲淹同样写了一篇《灵乌赋》答复,表示自己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02 范市长治水
1034年,范仲淹46岁,调任苏州做知府,相当于现在的苏州市长。当时太湖水患严重,十万灾民无家可归。范仲淹带着儿子冲在抗灾第一线。同时,他提出了新的治水方案,“修围”、“浚河”、“置闸”。当他把这份治水方案提交到中央时,连他的对头丞相吕夷简都暗暗称赞,仁宗皇帝更是满意。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太湖水利工程完工,水患解决,稻米产量增长,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03 修建学堂
1035年,忙了整年的范仲淹才得空去苏州老屋看看。他和二哥说起,打算退休后定居在苏州养老,看中的地就是现在苏州中学的位置——南园。风水先生称这块地是风水宝地,如果在这安家,子孙后代肯定能金榜题名,进京当官,入阁拜相,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范仲淹一听说这块地风水好,便改了主意,要在这块宝地上建学堂,振兴苏州教育,全面提高老百姓文化素养。范仲淹主抓教育质量,亲自聘请当时名闻天下的儒学大师胡瑗先生来教书,胡瑗先生首开“分斋教学法”,其实就是文理分科,1000年前的教学方式沿用至今。
04 庙学合一
据《苏州府志》记载,范仲淹开创的州学最鼎盛的时候有200多亩地。苏州中学和碑刻博物馆就是州学原址。现在的碑刻博物馆,也就是文庙,是和苏州中学并排的。这种“庙学合一”的格局,就是范仲淹首创的。这种模式后来在“庆历新政”当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是当时教育改革的重要标志。
05 卓越贡献
宋代,州学培养的人才有超过百人及第登科;而明清两代,苏州出的进士、状元是全国之最。直到今天,苏州府学的辉煌还在继续。范仲淹的高瞻远瞩和先进教育理念,为苏州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