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接近尾声,身边很多老师朋友都在叹息:“又是一年快过去了,我还是没喘过气来。”
课题、论文、项目、答辩、评审,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压力,让我们的生活就像量子态般“纠缠”不休。每个平行任务都难以割舍,每件未完成的事都像量子叠加态,处于“完成”和“未完成”之间,令人倍感焦虑。
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如何一起告别量子纠缠般的内耗,向2024年挥手道别,轻装前行。
1. 停止内耗,从不“纠缠”开始
还记得那些在深夜纠结的时刻吗?
-“论文格式还没改好,评审时间快到了!”
-“教学资料还差最后一页,明天怎么面对学生?”
这一年,我们为完美付出了太多时间,累到不敢喘气。就像量子纠缠,每件事都紧紧牵扯着另一件事,任何微小的波动都会引发新一轮的内耗。
真相是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放不下对“全能”的执念,才让自己被任务纠缠。试着对未完成的任务“松手”,对自己“说好”。人生并不是一个需要时刻满负荷运转的系统,重要的,是适时调频。
小小提醒:
-教学反馈不用“十全十美”,重在过程引导。
-科研论文的提交,不必等“万事俱备”,敢于先行动。
-参加教学创新大赛,不必等通知,开始写报告吧,何必犹犹豫豫。
2. 打破“主角光环”,接纳真实的自己
想起一次期末教学展示评比,我带着学生精心准备,PPT一页页打磨,展示堪称完美。结果,最后只得了“二等奖”。
我有些失落,心想:“学生们努力了一整学期,凭什么不能是第一?”
可是后来想通了:教学这件事,从来不是一场“排名赛”。我们教的是学生,而不是拿成果换掌声。比起争个第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长。
不必主角光环加身,平凡的坚守同样有光。
小小提醒:
-不必每个科研项目都做到“业内第一”,专注深耕,时间会给出答案。
-不必每堂课都追求“精彩绝伦”,做到有效沟通,帮助学生成长才是根本。
-不必每场比赛都是第一,重在参加,不留遗憾给自己。
3. 学会自洽,接受人生的“配角”角色
曾和一位同事聊过“人生目标”。他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不是每年发多少论文,搞多少项目,能否评上职称,而是当个好老师,带好学生,按时回家,陪家人吃顿热饭。”
这番话,出奇地治愈。
我们总以为,成为“领域内的佼佼者”才算成功。但事实上,大部分人注定是“配角”。这并不可悲,反而令人释怀。
教师职业的意义,从来不在于头衔和奖励,而在于日复一日的点滴成就感:
-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的一刻;
-一句“谢谢老师”的真诚话语;
-看着他们成长成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这些“平凡的成就”,才是教师这一职业的荣耀与价值。
4. 调整频率,切换人生的“工作模式”
这一年,科研、教学任务一件件袭来,日程排得像量子轨道般满满当当。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生活并不只是无止境的加班与工作?
生活的精彩,藏在那些“日常小确幸”中:
-上课路上的清晨微风,
-一场意外停电后的“意外假期”,
-带着学生完成一次别开生面的“翻转课堂”演示。
当我们放下内心的“科研主角梦”,轻装前行,反而会发现生活的无限可能。
结语:2024即逝去,不再纠缠,轻松上路
量子世界的纠缠,可能是宇宙运作的基本模式,但我们的人生,不必如此。
-不必纠结于未完成的“科研项目”,下一次再努力;
-不必被完美的教学目标绑架,允许自己“差不多”就好;
-不必执着于头衔与荣誉,平凡的努力,同样值得肯定。
这么着急告别2024年,是希望我们早些带着从容与自洽,轻松步入未来。
记住:
人生这出“教学与科研”的大戏,不必非得是“光芒四射”的主角,做个从容的“幕后导师”,守住自己的节奏与初心,已然精彩无比。
老师们,加油!2025年,拥抱更轻松、更自洽的自己。
一对一指导内容: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设星标/置顶,精彩内容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