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如何用 AI 打造一节沉浸式智慧课堂?7类课程实例

文摘   教育   2024-12-10 20:57   天津  
最近,我看了不少老师的智慧课程材料,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许多老师只是简单地利用AI增加了一些课程资源。结果呢?感觉是从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这让我有些担心,大家是不是走偏了,违背了教学创新的本质,只是一味跟风而已。

回顾过去三年,我也看过不少老师参加教创赛或申报一流课程的课堂实录。确实有一些老师虽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准备,但似乎难以打动评委,难以获得额外加分。现在,“智慧课程”这个概念频繁被提及,很多老师开始感到焦虑,不知道该不该跟上这股潮流。

关键是:我们能否真正借助AI打造一节“沉浸式智慧课堂”,而不是仅仅堆砌技术或资源?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探讨如何做好课堂实录,如何在不偏离教学本质的前提下,巧妙利用AI提升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创新。

课堂实录的关键是什么?
2021年我参加首届教创赛用的两个实录视频是2018年就录好的,是建设一流课程时录的,不是针对这个比赛。当时有专家建议我重录,因为发现里边细节问题很多,如PPT有些地方不清楚,有些地方摄像人员在镜头里随意走动等等。刚开始我有些纠结,后来经过自己反复观看,决定不再重录。
为什么?因为两节课基本上都是沉浸式的课堂,且能代表我日常教学的常态。
我知道一些参赛的老师,是因为细节而重录课程。其实,必要性不大,因为那些细节评委可能根本注意不到,即使注意到了,可能会对你实录的真实性会更加确信,有可能加分。
课堂实录的真正用力点在于,仔细审视自己的课堂是否真的做到了沉浸式。所以,我在指导老师时会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帮助老师设计好实录的关键环节,最重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进而真正打动评委。其他所谓的细节,如是否要进度条、是否有板书等,在我看来,可能没那么重要。
有些参赛老师将一个主题90分钟,分成上下两节,似乎也可。但最好是两个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是完整的1学时(通常45分钟左右),这样更便于沉浸


为什么学生会沉浸?有什么沉浸的好方法?
学生会沉浸主要是因为:
1.身临其境的感觉:沉浸式教学可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式媒体等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历史课程时,学生可以通过沉浸在历史场景中,体验历史事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情感体验的强烈性:情感体验是沉浸式学习中的重点,其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吸引他们注意力并使其全神贯注。例如,在学习语言课程时,通过扮演角色,学生会对语言表达产生个人感受并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
3.认知体验的深度:沉浸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环境或虚拟环境中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学习体验和认知深度。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现象和模拟过程来了解和深入研究所学知识。
常用的沉浸式教学方法:
沉浸式教学方法很多,如案例教学、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情景演练、沙盘演练、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关键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如下图。

常用的沉浸式教学方法包括:情境设计法、个性化学习法、视听教学法和全程参与法等。

情境设计法:通过情境和场景的设计来提升学生的认知体验和代入感。例如,利用角色扮演、VR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某个概念或问题。
个性化学习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供针对性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例如,通过智能化教学技术和在线教学,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
视听教学法:通过音视频、图像展示等多媒体方式,让学生通过听觉和视觉等多种感官来理解所学知识。
全程参与法:通过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中,加强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互动交流。

什么样的课堂实录能打动评委?

答案很简单:真实、有共鸣、会讲故事。
评委喜欢 “真实发生的精彩课堂”,而不是演讲式的照本宣科。一个好的课堂实录,必须让学生 “沉浸其中”,评委 “身临其境”。
换句话说,评委想看到:
学生全情投入,老师教学有术。
课堂互动真实,情感共鸣强烈。
学生的思维变化和知识生成过程清晰可见。
如果你平时的课堂根本没用过AI,只是比赛才用,那大概率不会打动评委。

为什么用 AI?AI 能帮啥?

过去,做一个课堂实录,耗时耗力。拍摄、剪辑、脚本设计,费时费神。
现在,有 AI 帮忙,事半功倍!
AI 不是替代老师,而是 “增强教学表现力”。它让课堂实录更有 “沉浸感” 和 “故事感”。
AI 能做什么?
情境创设:让知识有 “故事”
用 AI 生成真实案例,课堂瞬间 “活” 起来。
创造模拟环境,学生在线互动。
智能互动:让教学有 “张力”
实时答疑、互动对话,课堂不冷场。
虚拟角色扮演,增强代入感。
数据助力:让表现有 “证据”
自动记录学生互动,生成参与报告。
课堂数据可视化,评委一看就懂。
很多很多,看看哪一个能马上在你的课堂上试试。
这学期,我试了一些,有兴奋的,也有失望的。
我告诉自己,不着急,一步一步来。
满满地,内心对打造一节沉浸式智慧课堂有了初步轮廓。

如何借助AI打造一节 45 分钟的沉浸式智慧课堂?7类课程的示例

(一)新工科 - 人工智能编程课

0:00 - 0:05 开场:悬念引入,抓住注意力。利用 AI 展示一段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视频,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路况预测,提出问题:“如何通过编程实现这样的智能预测?” 引发学生好奇心。
0:05 - 0:20 过程:任务驱动,共同探索。布置编程任务,让学生分组编写代码实现基础的算法功能,AI 作为智能助手,为学生提供代码片段示例、算法优化思路等个性化帮助,老师在旁巡视指导,解答共性问题并引导思考方向。
0:20 - 0:35 高潮:动态调整任务难度。AI 根据学生的编程进度和成果,动态调整任务难度,如增加数据量或算法复杂度,学生继续深入探索,同时 AI 实时监测学生代码的运行效率等数据并展示在大屏幕上,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挑战精神。
0:35 - 0:45 收尾:课堂实录剪辑回顾与个性化学习报告。AI 快速生成课堂编程过程中的关键代码片段展示视频,回顾学生的探索历程,同时生成每个学生的编程成果分析报告,包括代码规范性、算法创新性等方面的评价,便于评委看到真实学习效果。

(二)新文科 - 中国古代文学课

0:00 - 0:10 开场:情感共鸣,激发思考。通过 AI 生成一段古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创作心路历程动画,如李白在长安求仕不得的经历,以动画角色的口吻提问学生:“若你身处此境,会如何抒发心中情感?”
0:10 - 0:25 过程:角色扮演,沉浸体验。学生分组扮演古代文人,根据设定的历史情境创作诗词,AI 模拟其他文人或宫廷官员进行点评反馈,提供当时的文学风格、格律要求等知识讲解,老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文学创作的背景和内涵。
0:25 - 0:35 高潮:挑战激发的 “思维碰撞”。AI 给出一个特定的文学主题和创作要求,如以 “战争与和平” 为主题创作古体诗,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创作并展示,AI 实时分析学生作品与经典作品在词汇运用、意境营造等方面的差异并展示数据对比,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0:35 - 0:45 收尾:难忘深刻的 “情感升华”。AI 整理课堂上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并配以古典音乐和画面生成展示视频,同时生成每个学生的创作风格分析报告,总结其在文学素养提升方面的表现,让评委感受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深入理解和情感融入。

(三)新医科 - 人体解剖学课

0:00 - 0:08 开场:悬念引入,抓住注意力。借助 AI 展示一个虚拟的人体内部器官病变案例动画,展示病变器官的异常形态和患者的症状表现,提问学生:“从解剖学角度,你能推测出是哪个器官出现了问题吗?”
0:08 - 0:22 过程:任务驱动,共同探索。学生分组利用 VR 设备(由 AI 辅助构建虚拟解剖场景)对人体器官进行虚拟解剖操作,识别器官结构和位置关系,AI 提供实时的解剖知识讲解、标注重要结构,老师在旁纠正操作误区并引导学生思考器官功能与结构的联系。
0:22 - 0:32 高潮:动态调整任务难度。AI 根据学生对器官结构的掌握程度,调整虚拟解剖任务,如增加病变器官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分析要求,同时展示学生对器官结构识别的准确率等数据,激发学生深入探究。
0:32 - 0:45 收尾:课堂实录剪辑回顾与个性化学习报告。AI 生成学生在虚拟解剖过程中的关键操作视频回顾,展示学生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掌握进程,同时生成每个学生的解剖操作评价报告,包括对器官结构的熟悉程度、操作规范性等方面的评价,让评委清晰看到教学效果。

(四)新农科 -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课

0:00 - 0:06 开场:悬念引入,抓住注意力。通过 AI 展示一段因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减产的视频资料,提出问题:“如何运用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应对这种挑战?”
0:06 - 0:20 过程:任务驱动,共同探索。学生分组制定农作物种植方案,AI 提供当地土壤、气候数据以及先进种植技术案例,如精准灌溉、智能施肥系统的应用实例,老师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种植方案。
0:20 - 0:30 高潮:动态调整任务难度。AI 根据学生制定的种植方案,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生长情况,要求学生根据模拟结果调整方案,如增加病虫害防治的特殊措施,同时展示各小组方案的预期产量、资源利用率等数据对比,促进学生竞争与学习。
0:30 - 0:45 收尾:课堂实录剪辑回顾与个性化学习报告。AI 生成学生讨论种植方案和修改过程的视频回顾,展示学生对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思考与应用,同时生成每个学生在方案制定过程中的贡献分析报告,包括对数据运用、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评价,便于评委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基础课 - 大学英语课

0:00 - 0:10 开场:情感共鸣,激发思考。利用 AI 播放一段外国友人在中国生活因语言交流障碍而产生误会的短视频,提问学生:“如何用英语准确表达避免这样的误会?”
0:10 - 0:25 过程:角色扮演,沉浸体验。学生分组进行英语情景对话角色扮演,AI 模拟不同口音的外国友人进行对话互动,纠正学生的发音、语法错误并提供更地道的表达方式,老师引导学生注重语言交流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0:25 - 0:35 高潮:挑战激发的 “思维碰撞”。AI 给出一个特定话题,如 “环境保护”,学生进行英语辩论,AI 实时监测学生的语速、词汇量、逻辑连贯性等数据并展示在大屏幕上,促进学生在辩论中提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0:35 - 0:45 收尾:难忘深刻的 “情感升华”。AI 整理学生在情景对话和辩论中的精彩音频片段并配以文字说明生成回顾视频,同时生成每个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报告,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语法掌握等方面的进步情况,让评委看到学生在英语课上的真实收获。

(六)课程思政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0:00 - 0:08 开场:悬念引入,抓住注意力。通过 AI 展示一段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历史影像片段,提问学生:“面对如此困境,先辈们是如何抗争与探索的?”
0:08 - 0:20 过程:角色扮演,沉浸体验。学生分组扮演近代史上的不同角色,如爱国志士、普通民众等,重现历史事件场景,AI 提供历史背景资料、人物事迹介绍,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0:20 - 0:30 高潮:挑战激发的 “思维碰撞”。AI 提出关于历史事件意义、人物选择等深度思考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观点,AI 展示不同观点的历史依据和思想深度分析数据,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价值观的塑造。
0:30 - 0:45 收尾:难忘深刻的 “情感升华”。AI 生成学生角色扮演和讨论过程的视频回顾,展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感悟与思考,同时生成每个学生的思政素养提升报告,包括对民族精神、历史使命感等方面的理解深度评价,让评委看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效。

(七)产教融合 - 软件工程实践课

0:00 - 0:05 开场:悬念引入,抓住注意力。利用 AI 展示一个企业实际的软件项目需求文档和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视频介绍,提问学生:“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开发出满足需求的软件?”
0:05 - 0:20 过程:任务驱动,共同探索。学生分组按照企业项目开发流程进行软件设计与开发,AI 提供行业最新技术框架、代码模板以及企业开发标准等资料,老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管理和技术选型。
0:20 - 0:35 高潮:动态调整任务难度。AI 根据学生项目开发进度和质量,模拟企业客户提出新的功能需求或技术变更要求,学生及时调整开发策略,同时展示各小组项目的代码质量、开发进度与企业标准对比数据,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应变能力。
0:35 - 0:45 收尾:课堂实录剪辑回顾与个性化学习报告。AI 生成学生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展示视频,回顾学生从需求分析到代码实现的历程,同时生成每个学生在项目中的角色贡献、技术成长报告,包括对企业开发流程适应能力、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的评价,让评委了解产教融合课程的教学成果。

打造 “有温度” 的课堂实录,避开这些坑!

别玩 “炫技”!
不要用一堆技术炫目堆砌,学生和评委都 “无感”。
教学内容和设计永远是第一位。
别让 AI 喧宾夺主!
AI 只是工具,主角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老师的引导策略。
别忽视真实互动!
一定要展示课堂中真实发生的互动瞬间,而不是排练好的 “演戏”。

为什么评委会记住你?

课堂实录的价值,在于真实而深刻的教学瞬间。
那些让评委心动的作品,不是因为用了什么高科技,而是用技术 “撑起” 真实课堂的精彩。
课堂实录公式:
有深度的教学设计 + AI 助力的沉浸体验 = 评委的 “高分记忆”!
当老师成功地运用沉浸式教学法,并让学生深入参与其中时,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释然和成就感。
希望每位老师能享受学生的沉浸,和自己内心的释然,让取得大赛佳绩变得水到渠成~
温馨提示:若需“一对一”教学创新大赛指导,请加“肯学君”老师微信。


一对一指导内容:

  • 总体教学设计和赛道选择(专家视角:如提供总体教学设计思路和选择合适赛道的建议)
  • 教学大纲提升评委视角:按照总体教学设计,完善大纲关键点及细节)
  • 课堂实录教案优化(学生视角:提供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的具体教学实施思路,支撑总体教学设计,体现“两性一度”)
  • 教学创新报告打磨(评委视角:标题凝练、痛点挖掘、方案匹配、成效突出、细节完善)
  • 现场PPT汇报与问答演练评委视角:标题再凝练、提纲再对标、教学再设计PPT优化、多元沟通训练、问答预演

 欲知详情,点击下面链接:
教学创新大赛1对1指导+沉浸式工作坊纲要


如果该文有启发,请给肯学君来个点赞、在看收藏分享,星标/置精彩内容不错过

肯学君
聚焦“教创赛、一流课程及教学创新”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