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现实中被舍弃的,我们在诗中找回

文化   2024-12-03 13:00   北京  

《凤凰:她的传奇》中的李清照

如果现实是一场看不到回馈的漫长劳作,疲惫、迷茫、残酷、无常,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似乎总是得不到应有的奖赏。那文学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古诗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吟诵这些百千年前的语词,我们能从这些过去的声音里获得什么?

文学是一部解释人类命运的字典。我们所经历的变动、挫折、哀伤、无望,古人也曾经历过。诗人能够拯救后来者,他们以他们的修养与勇气、精神与气魄,用最好的文字打造跨越时间的避难所,让我们看到,无论在什么境地,人类都能够保留尊严、德行、理智与希望。

黄晓丹在《九诗心》中,描写了九位在时代动荡的阵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诗人,屈原、李陵、曹丕、陶渊明、杜甫、欧阳修、李清照、文天祥、吴梅村,他们在各自的困境中,用文字开辟出了一种可能性,存留人性的光辉,“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接过这些从时间中漂流而来的诗词,我们得以看见生命那古今统一的面貌,也向内挖掘自己精神的力量,努力捱过忧患困苦,走向内心的从容与澄明。


《九诗心》黄晓丹亲笔签名版限时特惠
原价79元,现价69元包邮
偏远地区另收邮费,以下单时支付金额为准

以下内容选自《九诗心》,有删节


📜 无常

“这样惊惶的感觉,居然来自一位帝王。”——曹丕

“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天壤”言人渺小,“枯枝”言无根基,“忽”言短暂无常。这里面没有“拣尽寒枝不肯栖”的高洁理想,讲的是所有人,所有种类的人生。天高地远之间,人渺小如飞鸟,且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栖息在随时可能折断的枯枝上。在“阳春无不长成”的背景之下,万物繁荣而生命荒诞。草木和鸟兽野蛮生长,但草木随时折断、鸟兽随时坠落。这样惊惶的感觉,居然来自一位帝王。

以前的文学史常常说曹丕多愁善感,在文学的题材上不够广阔,比不上曹操。他也算不上一个哲学性的作者,他会提出很多存在论意义上的问题,但是他不像后来的陶渊明,有系统性的思考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按照顾随先生的说法,曹操是有力的诗人,而陶渊明是“有办法”的诗人。曹丕在担当上不如曹操,在超越上不如渊明,遭遇生命的困苦,既不能扛住,又不能想开。

如风中高树般敏感,如墙头蒿草般脆弱,这就是曹丕对生命的感受。而我们只有在最脆弱、最敏感的时候才最接近曹丕。

瘟疫挫败了他们。是瘟疫将命运主题纳入他们的视野,他们才有机会去认识自我的局限、节制权力与自大、获得更高的理性。在千百帝王都被忘记、万千陵墓都被挖掘之后,俄狄浦斯王与曹丕生命中最惨淡的瞬间——承认自己不过是凡人、罪人、甚或野草的瞬间,却被人们反复咏叹。

《军师联盟》中的曹丕


📜 生死

“回到生命本身的活泼泼,成为人生摆脱停滞的关键。”——陶渊明

没有黑暗,人们就不需要灯光。没有死亡,生命就不值得庆祝。鲁迅写的石羊、石马也好,托芙·扬松写的格罗克也好,都没有参与故事的主线,但有它们存在,故事的位置就被放置在了生与死之间、已知与未知之间。如果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尺度看,一场社戏、一次好天气下的郊游,都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如果把生命看作两段长久黑暗之间的短暂光亮,一次社戏、一个春日,就都是奇迹。

陶诗对死亡的先见之明也不是一般的叹老嗟贫、看衰人生。这些震撼的诗句产生的效用,往往是使人在日月迁逝、时不我待的提醒之下,以更为珍惜的心态和更为敏锐的感受去回味“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的春日或“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的夏夜。死亡是渊明的资源。关于有生之物都将逝去的意识,在陶渊明这里,变成了一种用来放大生命价值的工具。

对生命本身的欢庆,这是所有人生意义的起点。文明用很多衍生的意义替代了原生的意义。衍生的意义能提供目标,却不能提供动力。尤其在目标受外在限制,无法实现之时,人即会遭遇意义与动力的双重缺失。此时,回到生命本身的活泼泼,就成为人生摆脱停滞,继续开展下去的关键。渊明在晋末写出“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与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出“稠花乱蕊裹江滨”,“诗酒尚堪驱使在”皆是这类奇迹。

如果没有渊明,晋末印象就完全是尘满河洛、烟接寻阳,但陶诗却使人无法忽视,在最黑暗、动乱的时代,依然有澄明的生活和心地。对渊明的时代和人生越了解,就越觉得不可思议——他是如何在完全清醒、毫不乐观的前提下,感受到如此多幸福的。

《国家宝藏》


📜 慰藉

“没有希望,但还是有慰藉。”——杜甫

杜甫诗的矛盾性是有慰藉力量的,这种慰藉不在于提供了某种希望,而在于证明了没有希望,但还是有慰藉。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度过了从四十四岁到五十二岁的日子。他并没有终将胜利的先见之明,也没有人告诉他战争何时结束,他靠什么获得安慰?……杜甫还独自处理了更大的时代命题:如何面对黄金时代已经永远过去的事实。

黄金时代过去之后还有青铜时代,青铜时代过去之后还有黑铁时代,这些时代也需要它们的记录者。王维、李白这些得盛名于开元、天宝时代的大诗人是盛唐物质与精神生活最好的记录者,但他们被过去的经验困住了,无法再面对安史之乱开始后不够好的世界。杜甫却一边追忆,一边告别往事,开启中唐诗歌的新境界。

“注视未来”与“乐享眼前”之间确有矛盾。当面临时代变革,需及时去区分哪些属于曾拥有的过去,哪些属于尚能把握的现在,哪些属于不可控的未来。这不但关系到对自我处境及人生任务的清醒认知,也关系到人是否能通过及时的哀悼,将情感从死去的事物上抽出,重新投注于活泼泼的生命万象。

人生本是一条通往落花时节的道路,哪怕处于一个下坠的时代,或面临个人的暮年,生命都可能因为意识到时间的凝缩而加倍地焕发光彩。

话剧《杜甫》


📜 流离

“超越悲哀,揭露人之根本处境。”——李清照

那年李清照携带着两万册书、两千卷金石拓本,从金军渡江前的建康(今江苏南京)逃出,经过芜湖、当涂,向江西避难。我一直想不出,李清照要有一支多大的队伍,才能运送如此之多的收藏。这支理应有之的队伍竟完全被她隐藏了,就好像撒豆成兵的术士悄悄将军队收回布袋之中。李清照还隐藏了流亡道路上的血光与嚎啕。她瞒得彻底,以至于后人认为她最大的愁怨不过就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金石录后序》书写的死亡和乱离带有惊人的文学之美。它的美恰恰在于超出了宋代士人阶层雅致的审美追求,直接描写了流亡路上的恐慌和丧失、婚姻内部的疯癫和愤怒、国族同胞的欺诈和掠夺,带有粗粝、混乱的质感。

这其实是女性文学在乱离中屡屡重现的经历:每当变乱年代,被颠出闺门的才女们一方面失去了社会伦理的保护,另一方面也失去了社会文化的约束,往往会迎来创作力爆发的时刻,写出最沉痛、深刻、有力的时代之音。汉末的蔡文姬、明末的王端淑、近代的萧红无不如此。李清照还高于她们。她所呈现的崇高,不仅是在乱世拼命活下来的生命力,还包括超越悲哀,揭露人之根本处境的勇气。“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不仅是对遗失文物的经历总结,也是对人类命运的残忍预言。

接受现实的挑战是一场最大的赌博。失败者魂魄离散,退出生命的舞台,活下来的人则经历着涅槃。那个“却把青梅嗅”的纤丽才女必须先死一回,“木兰横戈”的女英雄才会从火中诞生。

《凤凰:她的传奇》中的李清照

📜 意义

“赤裸裸地被扔在世界面前,只能以肉身对抗。”——李陵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逻辑。在文明史中,人们一次次地将各种观念发明出来。把它们当作一种答案,生活就不算白白受苦。可是那些没有找到答案的人呢?他们是靠什么活下来?这就是我后来关注李陵故事的原因。

我在《汉书·李陵传》《答苏武书》和苏李诗中读到一种共性的东西:在完全没有答案的情况下,哲学和智性中也没有资源可用时,仅以意志“扛住”的力量。在或真或假的作品里,李陵从没有司马迁那样豁然开朗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办法,但又完全不肯服输,竟也咬牙度过了一生。

在司马迁和李陵的时代,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道家尚未通过魏晋玄学进入诗的世界。被儒家的价值体系摒弃的人,就被扔到了意义的荒野上。针对人生的痛苦,我们在后世诗歌中看到的常用解决方案,如佛教对爱别离苦的思惟,道家乘物游心的逍遥、生死齐一的豁达都还不存在。撤去了这些方案的保护,汉朝人其实是赤裸裸地被扔在世界面前,只能以肉身对抗。我们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看到的就是这样无神可求、无处可逃的人们。他们却创造出最浑厚有力的艺术。后人爱靠思想求解脱,但仍会被汉诗中挺身承受的力量感动。

《汉武大帝》


📜 文学

“原来生命未必要幽闭在沉沦萎靡中,有人曾活出了德行和光彩。”——欧阳修

有些作者意识到,他们是在为维护人类的精神生活而写作。哪怕某种应然在现实世界中被驱逐了,也可以将它保留在语言中,以免人类彻底忘却。文学因此成为真、善、美的庇护所。

我们读文学作品,需要从中体会复杂的人生,共情相异的处境,也需要从中得到振奋。哪怕是蜗居在城市深处,夜里独自读欧阳修洛阳时代的诗词,都会感到来自外在世界的吸引——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尚未被任何忧患沾染,也不必发明额外的意义来应对人生的不足。他饱含着不需要隐晦的情感、不需要托寓的理想。哪怕是离歌,也不带有前途险恶的惊恐,没有一再分离的疲惫。他有的只是奔赴更精彩的世界时,生命燃起的蓬勃热情。这热情将情绪放大,糅合着希望与不舍。这些作品中纯净的快乐和悲伤,都会转化成一种“原来人生本可以如此富有滋味”,“原来有人曾如此幸福”的振奋。

《清平乐》中的欧阳修

熙宁五年(1072),欧阳修在颍州去世。朝廷追赠太子太师,制词称赞他“以文章革浮靡之风,以道德镇流竞之俗,挺节强毅而不挠,当官明辩而莫夺”,再一次肯定了他的刚直勇敢和博学能文。这段制词使用的是欧阳修终生追求的语言。

一千年后,哪怕一个不太熟悉文言的人偶然读到(欧阳修的古文),都能感到震撼人心的力量从纸上跃出——原来语言不是虚浮古怪的修饰,而是直接有力的干世力量,原来生命未必要幽闭在沉沦萎靡中,有人曾活出了德行和光彩。


📚

推荐书籍

《九诗心》黄晓丹亲笔签名版限时特惠
原价79元,现价69元包邮
偏远地区另收邮费,以下单时支付金额为准
九位诗人,九堂文学启明课
用诗词回应现实困境,陪你度过人生暗夜
细腻文笔,女性视角,看见诗人的“另一面”
叶嘉莹、钱理群重磅推荐

阅读原文,购买亲签版《九诗心》

理想国imaginist
知名文化品牌。想象文化与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最新文章